首页
初中地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790947
【新课标】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2中国的疆域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地理商务星球版新教材八上
日期:2025-11-18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4777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中国
,
疆域
,
教材
,
版新
,
星球
,
商务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新课标】第二节 中国的疆域 教学设计 课题 中国的疆域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来源 八年级上(2024商务星球版) 节次 授课日期 教师 授课对象 八年级上册学生 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要 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与疆域特征,说明南海诸岛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增强国家版图意识与海洋权益意识。 课标分解 运用地图分析中国疆域辽阔、海陆兼备的特征,明确南海诸岛和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引导学生树立国家版图意识和海洋权益观念,增强国土认知与爱国情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地理的开篇和总纲,具有奠基性作用。其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从空间上整体认知祖国,建立完整的疆域概念。教材编排通常遵循“由宏观到微观”的逻辑:首先,运用地图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个维度分析中国的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这是理解我国自然环境和人文活动差异的基础。其次,重点阐述疆域的四至点、辽阔的陆地国土和广袤的海洋国土,并通过邻国、濒临的海洋等知识点,强化其海陆兼备的大国形象。最后,也是本节的思政重点与难点———通过地图和史实资料,明确台湾岛、南海诸岛、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旨在培养学生的国家版图意识、主权意识和海洋权益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教学中,必须充分利用各类地图(政区图、地形图、疆域图),引导学生读图、析图、绘图,将抽象知识转化为空间印象,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 学情分析 初中生已具备基本的地图阅读技能和初步的国家概念,对中国版图形状有感性认识,但认知多停留在“地大物博”的宏观层面,缺乏从地理学角度(如经纬度、海陆位置)进行精准分析的能力。同时,学生对领土、领海的主权意识较为模糊,对南海诸岛、钓鱼岛等热点区域的战略意义和法律依据知之甚少,易受片面信息影响。其空间想象和地理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期,需借助直观的地图和生动的案例,将抽象的疆域概念和主权意识转化为具体的空间认知和情感认同,这是教学的关键挑战与突破口。 学习目标与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及邻国,识记领土四至点。2.通过读图、填图活动,提升空间定位与地图分析能力,归纳海陆兼备的优越性。3.明确台湾、南海诸岛、钓鱼岛等是祖国固有领土,增强版图意识、主权观念和爱国情怀。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能够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多角度,全面分析和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并以此为基础理解区域特征。综合思维初步建立“地理位置→疆域特征→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逻辑链条,综合分析海陆兼备的疆域特征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地理实践力熟练运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进行定位、量算、描述,完成诸如绘制中国轮廓图、标注重要地理事物等实践活动,巩固空间认知。4.人地协调观理解辽阔的国土是我国宝贵的资源基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同时,深刻认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强化国家版图意识和海洋权益意识,将爱国情怀与地理学习紧密结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的责任感。 评价任务 1.通过填空、选择,评价对我国地理位置、四至点、邻国及濒临海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提供空白地图,要求学生准确填注主要岛屿、领海及邻国,评价其空间分布与版图意识。3.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南海诸岛、钓鱼岛等主权归属的法理与事实依据,评价其主权观念与综合思维能力。 重点 中国优越的海陆兼备位置及其意义;我国领土范围及构成,特别是台湾、南海诸岛、钓鱼岛的主权归属。 难点 如何将抽象的疆域概念(如领海、专属经济区)转化为学生的空间认知,并内化形成坚定的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意识。 材料准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地球的宇宙环境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2024)地理七年级上册(2025-11-16)
地球的宇宙环境课件(共23张PPT,含视频素材)(2025-11-15)
【新教材核心素养】晋教版地理八上4.2 领略母亲河文化魅力 第2课时(分层作业)含答案(2025-11-15)
【考点突破】第一单元《屹立世界的中国》 八上期中期末素养提升专项复习训练(粤教版)(含答案)(2025-11-15)
地球与地球仪 第1课时 课件(共42张PPT,内嵌视频) 2025~2026学年度湘教版七上地理(2025-11-16)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