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密★启用前 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 生物试卷 班级_____ 姓名_____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事实支持细胞是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是( ) A. 变形虫是单细胞生物,可以完成摄食和代谢废物排放等生命活动 B. 离体的核糖体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合成人类所需的蛋白质 C. 病毒可以在完全培养基中繁衍后代 D. 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没有细胞核也能运输有机物 2. 下列关于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生素对以上三类生物引起的肺炎均有效 B. 三者都不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C. 细菌与支原体的遗传物质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 蛋白质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 3.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生物大分子 B. 构成DNA的单体是脱氧核苷酸,DNA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 C.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 D. DNA是双链,分子内部可以形成氢键,RNA是单链,分子内无氢键 4. 图1为细胞中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图,其中C~F为具膜细胞器,图2为人体细胞的三种细胞器中的三类有机物的含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口腔黏膜、胃黏膜都属于生物膜系统 B. 图1中的D与图2中的乙对应 C. C、D都与细胞的能量转换有关,E、F可以是内质网、溶酶体 D. 核仁与图2中丙的合成有关,无核仁的细胞一定不能合成蛋白质 5. 核纤层是一层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状结构,其分布于核膜内侧,能维持细胞核正常形状与大小,有利于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隔离与信息交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B. 核纤层可能与维持核膜结构的稳定有关 C. 组成染色质的蛋白质由核孔进入细胞核内 D. 核纤层的组成成分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相同 6. 下图是人体胃酸分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无氧呼吸加强有利于胃酸的分泌 B. CA增加了CO2与H2O反应的活化能,且反应前后其化学性质不变 C. 同时转运H+与K+的载体可能还具备ATP水解酶的作用 D. K+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导致载体构象改变而运出细胞 7. 将一个从清水中取出的成熟植物细胞放入某种外界溶液中,其原生质层对细胞壁的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实验只能用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不能用内表皮 B. t1~t2时间内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C. 外界溶液可能是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 D. t0~t1时间内,细胞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8.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种群数量,但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 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其种群数量一定会增加 D. 由于杂草在稻田中随机分布,因此其种群数量增长较快 9. 捕虫树生长在非洲大草原贫瘠的山区石英岩沙砾中,需要靠肉食行为补充所需的营养,其叶片能分泌一种黏性树脂来诱捕昆虫,但并不以昆虫为食。刺蝽以捕虫树捕获的昆虫作为食物,捕虫树则通过刺蝽的排泄物获取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刺蝽与捕虫树之间是原始合作关系 B. 草原干季与湿季的变化是次生演替的结果 C. 草原干季与湿季对捕虫树数量的影响属于密度制约因素 D. 刺蝽与捕虫树之间的生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