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原电池 3.电解池 4.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考向一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2024·北京卷,T13)苯在浓硝酸和浓硫酸作用下,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中间体到产物,无论从产物稳定性还是反应速率的角度均有利于产物Ⅱ B.X为苯的加成产物,Y为苯的取代产物 C.由苯得到M时,苯中的大π键没有变化 D.对于生成Y的反应,浓硫酸作催化剂 2.(2024·广东卷,T15)对反应S(g) T(g)(I为中间产物),相同条件下:①加入催化剂,反应达到平衡所需时间大幅缩短;②提高反应温度,c平(S)/c平(T)增大,c平(S)/c平(I)减小。基于以上事实,可能的反应历程示意图(—为无催化剂,为有催化剂)为( ) A B C D 3.(2024·真题组合)(1)(安徽卷,T17节选)C2H6氧化脱氢反应: 2C2H6(g)+O2(g)===2C2H4(g)+2H2O(g) ΔH1=-209.8 kJ·mol-1 C2H6(g)+CO2(g)===C2H4(g)+H2O(g)+CO(g) ΔH2=178.1 kJ·mol-1 计算:2CO(g)+O2(g)===2CO2(g) ΔH3=_____ kJ·mol-1。 (2)(广东卷,T19节选)反应a: 则反应a的ΔH=_____。 (3)(贵州卷,T17节选)反应ⅱ:6CH4(g)―→C6H6(l)+9H2(g) ΔH2 已知25 ℃时有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表,则反应ⅱ的ΔH2=_____kJ·mol-1(用含a、b、c的代数式表示)。 物质 CH4(g) C6H6(l) H2(g) ΔH/ (kJ·mol-1) a b c (4)(黑吉辽卷,T18节选)结合以下信息,可知H2的燃烧热ΔH=_____kJ·mol-1。 H2O(l)===H2O(g) ΔH2=+44.0 kJ·mol-1 H2(g)+Cl2(g)===2HCl(g) ΔH3=-184.6 kJ·mol-1 2HCl(g)+O2(g)===Cl2(g)+H2O(g) ΔH=-57.2 kJ·mol-1 考向二 原电池 4.(2023·全国乙卷)室温钠-硫电池被认为是一种成本低、比能量高的能源存储系统。一种室温钠-硫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将钠箔置于聚苯并咪唑膜上作为一个电极,表面喷涂有硫黄粉末的炭化纤维素纸作为另一电极。工作时,在硫电极发生反应:+2e-―→Na2Sx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充电时Na+从钠电极向硫电极迁移 B.放电时外电路电子流动的方向是a→b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2Na++S8+2e-―→Na2Sx D.炭化纤维素纸的作用是增强硫电极导电性能 5.(2023·辽宁卷)某低成本储能电池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质量减小 B.储能过程中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放电时右侧H+通过质子交换膜移向左侧 D.充电总反应:+2Fe3+===PbSO4+2Fe2+ 6.(2023·新课标卷)一种以V2O5和Zn为电极、Zn(CF3SO3)2水溶液为电解质的电池,其示意图如下所示。放电时,Zn2+可插入V2O5层间形成ZnxV2O5·n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V2O5为正极 B.放电时Zn2+由负极向正极迁移 C.充电总反应:xZn+V2O5+nH2O===ZnxV2O5·nH2O D.充电阳极反应:ZnxV2O5·nH2O-2xe-===xZn2++V2O5+nH2O 7.(2022·广东卷)科学家基于Cl2易溶于CCl4的性质,发展了一种无需离子交换膜的新型氯流电池,可作储能设备(如图)。充电时电极a的反应为+2Na++2e-===Na3Ti2(PO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电极b是阴极 B.放电时NaCl溶液的pH减小 C.放电时NaCl溶液的浓度增大 D.每生成1 mol Cl2,电极a质量理论上增加23 g 8.(2022·全国乙卷)Li-O2电池比能量高,在汽车、航天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科学家研究了一种光照充电Li-O2电池(如图所示)。光照时,光催化电极产生电子(e-)和空穴(h+),驱动阴极反应(Li++e-===Li)和阳极反应(Li2O2+2h+===2Li++O2)对电池进行充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充电时,电池的总反应Li2O2===2Li+O2 B.充电效率与光照产生的电子和空穴量有关 C.放电时,Li+从正极穿过离子交换膜向负极迁移 D.放电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