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 真题实训课 数智分层作业(三十三) 新型化学电源 题号 1 3 5 2 4 6 8 7 1.(2024·湖南卷)近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 B.氢氧燃料电池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 C.锂离子电池放电时锂离子从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 D.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D [理想的新能源应具有资源丰富、可再生、无污染等特点,A正确;氢氧燃料电池利用原电池原理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的能量进行利用,减小了直接燃烧的热量散失,产物无污染,故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清洁等优点,B正确;脱嵌是锂从电极材料中出来的过程,放电时,负极材料产生锂离子,则锂离子在负极脱嵌,充电时,锂离子在阳极(正极)脱嵌,C正确;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D错误。]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2.(2024·广东卷)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将在珠江口盆地海域使用,其钢铁外壳镶嵌了锌块,以利用电化学原理延缓外壳的腐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钢铁外壳为负极 B.镶嵌的锌块可永久使用 C.该法为外加电流法 D.锌发生反应:Zn-2e-===Zn2+ 题号 1 3 5 2 4 6 8 7 D [钢铁外壳镶嵌了锌块,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即锌块为负极,钢铁外壳为正极,形成原电池,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从而保护钢铁,延缓其腐蚀。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钢铁外壳为正极,锌块为负极,故A错误;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镶嵌的锌块会被逐渐消耗,需根据腐蚀情况进行维护和更换,不能永久使用,故B错误;由分析可知,该方法为牺牲阳极法,故C错误;Zn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Zn-2e-===Zn2+,故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3.(2024·新课标卷)一种可植入体内的微型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通过CuO催化消耗血糖发电,从而控制血糖浓度。当传感器检测到血糖浓度高于标准,电池启动。血糖浓度下降至标准,电池停止工作。(血糖浓度以葡萄糖浓度计) 电池工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池总反应为2C6H12O6+O2===2C6H12O7 B.b电极上CuO通过Cu(Ⅱ)和Cu(Ⅰ)相互转变起催化作用 C.消耗18 mg葡萄糖,理论上a电极有0.4 mmol 电子流入 D.两电极间血液中的Na+在电场驱动下的迁移方向为b→a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题号 1 3 5 2 4 6 8 7 C [由题图知, O2在a电极上得电子生成OH-,a电极为电池正极,Cu2O在b电极上失电子转化成CuO,b电极为电池负极,在负极区,葡萄糖被CuO氧化为葡萄糖酸,CuO被还原为Cu2O,则电池总反应为2C6H12O6+O2===2C6H12O7,A正确;Cu2O在b电极上失电子转化成CuO,CuO氧化葡萄糖时被还原生成Cu2O,它们的相互转变起催化作用,B正确;根据反应2C6H12O6+O2===2C6H12O7可知,1 mol C6H12O6参加反应时转移2 mol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1 mmol,则消耗18 mg葡萄糖时,理论上a电极有0.2 mmol电子流入,C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从负极移向正极,故Na+迁移方向为b→a,D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8 7 4.(2024·湖南卷)在KOH水溶液中,电化学方法合成高能物质K4C6N16时,伴随少量O2生成,电解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时,OH-向Ni电极移动 B.生成的电极反应:+8H2O C.电解一段时间后,溶液pH升高 D.每生成1 mol H2的同时,生成0.5 mol K4C6N16 √ 题号 1 3 5 2 4 6 8 7 题号 1 3 5 2 4 6 8 7 B [由电解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