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1516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章末综合测评(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课件--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必修1

日期:2025-09-1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31311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化学反应,必修,版选,人教,化学,高中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章末综合测评(二)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和进行方向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多数自发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B.一定温度下,反应Mg(l)+Cl2(g)===MgCl2(l)的ΔH<0,ΔS<0 C.由ΔG=ΔH-TΔS可知,所有放热反应都能自发进行 D.当ΔH-TΔS >0时,则反应能自发进行 14 15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B [放热反应有自发的倾向,多数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仅有一些吸热反应ΔS >0在高温下是自发反应,如碳酸钙分解是吸热反应,在高温下是自发反应,A错误;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反应过程中气体分子数减小,则ΔS<0,B正确;放热反应ΔH<0,当ΔH-TΔS<0,反应能自发进行,当ΔS<0且为高温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错误;当ΔH-TΔS<0时,反应能自发进行,D错误。] 14 15 √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 B.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提高氨的产率 C.由NO2和N2O4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后变浅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与O2反应生成SO3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B [500 ℃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是从反应速率的角度,不利于平衡正向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符合题意。] 15 √ 3.在不同条件下,分别测得反应2SO2(g)+O2(g) 2SO3(g)的化学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A.v(SO2)=4 mol·L-1·min-1 B.v(O2)=3 mol·L-1·min-1 C.v(SO2)=0.1 mol·L-1·s-1 D.v(O2)=0.1 mol·L-1·s-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D [A、B、C、D选项换算成以SO2为标准的反应速率。A项,v(SO2)=4 mol·L-1·min-1;B项,v(SO2)=2v(O2)=6 mol·L-1·min-1;C项,v(SO2)=0.1×60 mol·L-1·min-1=6 mol·L-1·min-1;D项,v(SO2)=2v(O2)=2×0.1×60 mol·L-1·min-1=12 mol·L-1·min-1。]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4.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容器中(容器体积不变,固体体积忽略),在恒温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 2NH3(g)+CO2(g),可以判断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 A.v(NH3)=2v(CO2) B.密闭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的体积分数不变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C [A项,任何时刻均有v(NH3)=2v(CO2),因此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B项,反应中只有NH3和CO2为气体,且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个定值,其不再变化不能判断达到平衡;C项,由于反应中有非气态物质,因此恒容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D项,密闭容器中的气态物质只有NH3和CO2,且二者的体积之比始终为2∶1,因此氨的体积分数不变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 5.一定温度下,反应MgCl2(l) Mg(l)+Cl2(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Cl2的浓度增大 B.继续加入MgCl2(l),平衡不移动 C.减小氯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平衡常数不变 D.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 题号 1 3 5 2 4 6 8 7 9 10 11 12 13 14 15 A [将容器体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当体系再次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不变,则Cl2的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