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真题实训课 1.(2024·安徽卷)某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X(g),发生下列反应:X(g) Y(g)(ΔH1<0),Y(g) Z(g)(ΔH2<0),测得各气体浓度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反应进程示意图符合题意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7 A B C D √ 题号 1 3 5 2 4 6 7 B [由图可知,反应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X的浓度逐渐减小、Y和Z的浓度逐渐增大,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X和Y的浓度逐渐减小、Z的浓度继续逐渐增大,说明X(g) Y(g)的反应速率大于Y(g) Z(g)的反应速率,则反应X(g) Y(g)的活化能小于反应Y(g) Z(g)的活化能。X(g) Y(g)和Y(g) Z(g)的ΔH都小于0,而图像显示,X(g) Y(g)和Y(g) Z(g)的ΔH都大于0,A项不符合题意;图像显示X(g) Y(g)和Y(g) Z(g)的ΔH都小于0,且X(g) Y(g)的活化能小于Y(g) Z(g)的活化能,B项符合题意;图像显示X(g) Y(g)和Y(g) Z(g)的ΔH都小于0,但图像上X(g) Y(g)的活化能大于Y(g) Z(g)的活化能,C项不符合题意;图像显示X(g) Y(g)和Y(g) Z(g)的ΔH都大于0,且X(g) Y(g)的活化能大于Y(g) Z(g)的活化能,D项不符合题意。] 题号 1 3 5 2 4 6 7 2.(2024·安徽卷)室温下,为探究纳米铁去除水样中的影响因素,测得不同条件下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 实验序号 水样体积/mL 纳米铁质量/mg 水样初始pH ① 50 8 6 ② 50 2 6 ③ 50 2 8 题号 1 3 5 2 4 6 7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0~2小时内平均反应速率=2.0 mol·L-1·h-1 B.实验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2Fe3++Se+4H2O C.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增加纳米铁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 D.其他条件相同时,水样初始pH越小的去除效果越好 题号 1 3 5 2 4 6 7 C [实验①中,0~2小时内平均反应速率==2.0×10-5 mol·L-1·h-1,A不正确;实验③中水样初始pH=8,溶液显弱碱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不能用H+配电荷守恒,B不正确;综合分析实验①和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实验①中浓度的变化量大,因此,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增加纳米铁的质量可加快反应速率,C正确;综合分析实验③和②可知,在相同时间内,实验②中浓度的变化量大,因此,其他条件相同时,适当减小初始的去除效果越好,但是当初始pH太小时,H+浓度太大,纳米铁与H+反应速率加快,会导致与反应的纳米铁减少,因此,当初始pH越小时的去除效果不一定越好,D不正确。] 题号 1 3 5 2 4 6 7 3.(2024·黑吉辽卷)异山梨醇是一种由生物质制备的高附加值化学品;150 ℃时其制备过程及相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15 h后异山梨醇浓度不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题号 1 3 5 2 4 6 7 A.3 h时,反应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B.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①>② C.0~3 h平均速率v(异山梨醇)=0.014 mol·kg-1·h-1 D.反应②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其平衡转化率 √ 题号 1 3 5 2 4 6 7 A [由图可知,3小时后异山梨醇浓度继续增大,15 h后异山梨醇浓度才不再变化,所以3 h时,反应②未达到平衡状态,即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图像显示该温度下,15 h后所有物质浓度都不再变化,且此时山梨醇转化完全,即反应充分,而1,4-失水山梨醇仍有剩余,即反应②正向进行程度小于反应①、反应限度小于反应①,所以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①>②,故B正确;由图可知,在0~3 h内异山梨醇的浓度变化量为0.042 mol·kg-1,所以平均速率v(异山梨醇)==0.014 mol·kg-1·h-1,故C正确;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物质平衡转化率,所以反应②加入催化剂不改变其平衡转化率,故D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