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1676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二章 阶段提升课 第2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 讲义--2026版高中化学人教版选必修1

日期:2025-09-1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18422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速率,必修,版选,人教,化学,高中
    第2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像 素养目标 1.从变化的角度认识与时间相关的各类图像,分析时间变化时v、c、n、α、φ等物理量变化的原因。 2.从变化的角度认识温度(压强)、起始投料等相关的图像,分析曲线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3.通过对图像的分析,构建分析图像的思维模型。 考点一 速率-时间图像 分析v-t图像时,要抓住“突变”和“渐变”,利用正、逆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再联系平衡移动规律确定外界条件的变化。 v′正突变,v′逆渐变,且v′正>v′逆,说明改变的条件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浓度,使v′正突变,且平衡正向移动 v′正、v′逆都突然减小,且v′正>v′逆,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或气体总体积增大的反应,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 v′正、v′逆都突然增大,且增大程度相同,说明该化学平衡没有发生移动,改变的条件可能是使用了催化剂,也可能是对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增大压强(压缩体积) 1.可逆反应2SO2(g)+O2(g) 2SO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状态。在t1 s时改变某一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维持温度、反应体系容积不变,t1 s时充入SO3(g) B.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 s时充入SO3(g) C.维持反应体系容积不变,t1 s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D.维持温度、反应体系容积不变,t1 s时充入一定量Ar B [维持温度、反应体系容积不变,t1 s时充入SO3(g),此时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1 s时充入SO3(g),此时逆反应速率增大,而且反应体系容积增大导致正反应速率减小,故B正确;维持反应体系容积不变,t1 s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故C错误;维持温度、反应体系容积不变,t1 s时充入一定量Ar,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都不变,正、逆反应速率都不变,故D错误。] 2.在某一恒温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g)+B(g) 2C(g)。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O~t2时,v正>v逆 B.t2时刻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入C C.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Ⅰ>Ⅱ D.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Ⅰ>Ⅱ B [根据题图中曲线分析O~t1中v逆逐渐增大至不变时达到平衡,因此在平衡之前v正>v逆,t1~t2时v正=v逆,A错误;根据题图中曲线分析t2时刻v逆突然增大,逆向移动,由于容积可变,因此改变的条件是向密闭容器中加入C,B正确;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A(g)+B(g) 2C(g)反应是等体积反应,因此A的体积分数:Ⅰ=Ⅱ,C错误;Ⅰ、Ⅱ两过程达到平衡时,由于是恒温,因此平衡常数:Ⅰ=Ⅱ,D错误。] 考点二 化学平衡的常规图像 1.含量(或转化率)-时间-温度(或压强)图像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先出现拐点的反应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较高(如图Ⅰ中T2>T1)、压强较大(如图Ⅱ中p2>p1)或使用了催化剂(如图Ⅲ中a可能使用了催化剂)。可简单记为“先拐先平数值大”,具体如下: 表示T2>T1,升高温度,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 表示p2>p1,增大压强,反应物A的转化率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 改变条件,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不变,说明平衡不移动,但反应速率a>b,故a可能使用了催化剂;也可能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a增大了压强(压缩体积) 2.百分含量(或转化率)-温度(压强)图像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包括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变量,分析方法是确定其中一个变量,讨论另外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即“定一议二”。具体如下: 分析等压线,升高温度,生成物C的百分含量减小,即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