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6年中考语文专项冲刺训练:名篇名句默写(江苏专版) 1.(2025·江苏扬州·三模)经典诗文铸就了民族的风骨。“① ,不亦说乎”,孔子告诉我们学习是愉悦的精神之旅;“② ,③ ”(《出师表》),诸葛亮展现了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④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在迷茫中为我们点亮希望的明灯;“长风破浪会有时,⑤ ”(《行路难》),李白以豪迈气概激励我们勇闯前路;“⑥ ,⑦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推己及人,展现了心系苍生的博大胸襟;“商女不知亡国恨,⑧ ”(《泊秦淮》),杜牧以沉痛笔触警示后人勿忘历史教训。 2.(2025·江苏镇江·二模)补写出下面语段中的空缺部分。 古人常以花草寄情,赋予其以人格象征。孔子以①“ , ”,借松柏喻君子之坚韧,暗合寒梅傲雪的风骨;陶渊明归隐田园②“ , ”抒写菊花相伴的超然心境;龚自珍笔下③“ , ”以落花表明自己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而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 , ”表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高洁傲岸的个人情操。 3.(2025·江苏淮安·二模)诗、文名句填空。 古典诗文中常寄托着深邃博大的生命体悟。刘禹锡被贬不悲,以“①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展现新生力量;苏轼遥望中秋明月,以“但愿人长久,② ”(《水调歌头》)的豁达消解离愁。 古典诗文中常激荡着家国天下的担当精神。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以“了却君王天下事,③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豪言书写报国壮志;诸葛亮临危受命,以“④ ,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的深情诠释忠贞之志;文天祥面对山河破碎,以“⑤ ? ”(《过零丁洋》)的抉择彰显民族气节。 4.(2025·江苏·二模)请在横线处补写诗文名句。 诗歌的世界犹如浩瀚星河,内容包罗万象,精妙绝伦。诗中藏景,许浑于《咸阳城东楼》中以“① ,山雨欲来风满楼”勾勒出风雨欲来、云谲波诡的壮阔画面,令人仿若身临其境;诗中绘就丹青,王湾在《次北固山下》里写下“海日生残夜,② ”将残夜将尽、旭日初升,新旧交替的自然景象生动呈现,俨然一幅意境悠远的水墨长卷;诗中饱含意趣,白居易于《钱塘湖春行》中以“③ ,④ ”生动渲染出早莺争栖暖树、春燕衔泥筑巢的热闹场景,为初春增添无限生机;诗中满溢情怀,刘禹锡在《秋词》中吟出“⑤ ,⑥ ”充满积极向上、昂扬奋进的壮志豪情,令人心潮澎湃;诗中蕴含哲理,王安石于《登飞来峰》里道出“⑦ ,⑧ ”深刻揭示出认知的高度决定视野的清明,超越纷扰方能洞察本质的真理。古典诗词,恰似璀璨明珠,既能让我们于文字间领略绝美风光,获得视觉与心灵的双重愉悦,又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让我们在诗意中明理悟道。 5.(2025·江苏盐城·二模)古诗文名句默写。 (1)千里之行, 。(老子《道德经》) (2) ,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5)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6)晴空一鹤排云上, 。(刘禹锡《秋词》) (7)王安石《登飞来峰》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借情抒景,表达自己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8)晏殊在《浣溪沙》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 , 。 6.(2025·江苏徐州·二模)古诗文默写。 (1)过江千尺浪, 。(《风》李峤) (2)乡书何处达, 。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4)在困境中找到新的出路,对未来充满希望,发现新的奇迹的时候,我们会想到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 , 。 (5)写出古诗词中登山(临水)、满怀豪情的句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