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1928

第三章 第二节 物质的导电性 同步练习(3课时,含答案)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9次 大小:6005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三章,第二,质的,导电性,同步,练习
    第三章第二节 第1课时 物质的导电能力、电阻 夯实基础巩固 1.下列四组物质中,通常情况下都属于导体的一组是( ) A.水银、大地、石墨 B.玻璃、陶瓷、人体 C.塑料、空气、橡胶 D.盐水、煤油、蒸馏水 2.高压输电网中的铁架与导线之间必须用绝缘材料连接,由于长期暴露在室外,要求这种材料的性质相当稳定。下列最适合用作这种材料的是( ) A.铝合金 B.橡胶 C.干木材 D.陶瓷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绝缘体没有电子,所以其不能导电 B.导体能导电是因为导体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电子 C.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没有电荷 D.绝缘体不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正电荷多于电子 4.近几十年来,电子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芯片(CPU)的更新速度非常快,在一代又一代的芯片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材料是( ) A.陶瓷新材料 B.石墨材料 C.导电橡胶材料 D.硅、锗半导体材料 5.(1)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当通过人体的电流接近30mA时就会有生命危险,据此可以推断,人体是_____(填“导体”或“绝缘体”)。 (2)金属导电时,在电源外部,自由电子移动的方向是从_____(填“正极”或“负极”,下同)到_____ (3)如图所示,将废灯泡的灯芯接入电路中时,电流表的指针并不偏转,当用酒精灯对灯芯的玻璃柱加热一段时间后,会发现_____,这表明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_____ 能力提升培优 6.如图所示为同学们实验用的带灯座的小灯泡。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由导体构成的一组结构 是( ) A.灯丝和接线柱 B.灯丝和玻璃外壳 C.金属螺旋和玻璃外壳 D.接线柱和塑料螺旋帽 7.关于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容易导电说明它对电流没有任何阻碍作用 B.导体的电阻越大,它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小 C.相同条件下,铜导线比铁导线的导电性能好,说明导体的电阻与材料有关 D.导体的电阻由它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决定 8.科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工用的尖嘴钳钳柄通常都装有橡胶套,是为了使劲握钳柄时手掌不至于太疼 B.电线的芯线外面包一层塑料,主要是为了保护里面的芯线不受腐蚀 C.计算机电路板接触点表面镀上一层金膜,是为了美观和提升产品价值 D.手机的备用电池不能与硬币放到一起,是为了防止手机电池被硬币短路而损坏 9.为了验证玻璃在加热烧红时能导电,同学们利用白炽灯、灯丝已断的灯泡玻璃芯、酒精灯、插头、导线若干,设计了下列四种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 10.如图所示为一种“按钮式”开关的纵剖面图,图中C是按钮,画斜线部分是外壳,A、B各有接线柱与电路相连接,其中A、B、C和外壳中,_____和_____是良好的绝缘体,_____和_____是良好的导体。按下C使_____和_____接触良好就可以接通电路。A的弹性很好是为了不按下C时_____,并且通常保持如图所示的位置。 1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导体电阻的知识后,对食盐水的导电性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提出了下列猜想: ①食盐水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有关。 ②食盐水的导电性能与溶液的质量有关。 ③食盐水的导电性能与溶液中两点间的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将电路中的a、b两金属片分别插入如图乙、丙、丁、戊所示溶液中的位置(金属片a、b每次插入溶液中的深度都相同)进行探究: (1)食盐水的导电性能可以由_____来判断。 (2)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如图乙、丙所示位置可探究猜想_____(填序号);为了探究猜想②,应将金属片a、b分别插人_____两图所示位置。 (3)将金属片a、b分别插入如图丙、戊所示位置,若I丙≠I戊,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_____ (4)这个实验用到了初中科学中最常用的探究方法:_____(写出一种即可)。 中考实战演练 12.下列有关导电性能及材料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硬币、钢尺、订书钉都是导体 B.铅笔芯、橡皮、塑料吸管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