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自主高效练】浙教版(2024版)八上科学 高效培优练(2) 考查范围:1.2 声与听觉 01 声音的产生 1.(2025春 余姚市期中)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 D.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答案】A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解答】解: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因此鼓发声停止,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是声学的基础知识,属于识记性内容。 2.(2024春 杭州期中)下列实验中,不能够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是( ) A.敲响大钟,固定在大钟上的铅笔在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 B.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C.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 D.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塑料泡沫球,塑料泡沫球被弹起 【答案】B 【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解答】解:A、敲响大钟,固定在大钟上的铅笔在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说明声音在铁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故B符合题意; C、在音箱上放一些塑料泡沫,塑料泡沫会随着音乐起舞,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塑料泡沫球,塑料泡沫球被弹起,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的条件以及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2025春 宁波校级期中)如图所示实验中,是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实验①: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 实验②:敲击鼓面 实验③:将手指轻轻放在喉咙发声处 实验④:用自制的土电话传声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解答】解:实验①: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实验②:敲击鼓面,鼓面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③:将手指轻轻放在喉咙发声处,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④:用自制的土电话传声,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属于基础性题目。 4.(2024春 北仑区期中)下列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事例是( ) A.在山谷中叫喊可以听到回声 B.大声讲话会惊动鱼缸中的鱼儿 C.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 D.放在钟罩内的手机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答案】C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解答】解: A、在山谷中叫喊可以听到回声,是指声音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不符合题意; B、大声讲话会惊动鱼缸中的鱼儿,说明液体可以传声,不符合题意; C、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被多次弹开,用转换法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 D、放在钟罩内的手机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与声现象相关的多个知识点,有一定综合性,但都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2024春 嵊州市期末)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也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A.由物体振动产生 B.可以通过气体传播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响度越大,声速越大 【答案】A 【分析】声音是物体的振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