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物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796457
第十二章 3 第2课时 伏阻法和安阻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课件+学案+练习)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日期:2025-09-27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次
大小:86224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第三
,
必修
,
2019
,
人教
,
物理
,
高中
3 第2课时 伏阻法和安阻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 分值:40分 [1、2题,每题5分] 1.(多选)为了测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除待测电源、开关和导线以外,配合下列哪组仪器,可以达到实验目的 A.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阻箱 B.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C.一个电压表和一个电阻箱 D.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滑动变阻器 2.(2024·连云港市高二期中)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定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在是否可忽略电流表内阻这种情况下,以电阻箱读数R为横坐标,电流表读数的倒数为纵坐标。图中实线代表电流表内阻可忽略的情况,虚线代表电流表内阻不可忽略的情况,这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相关物理量之间关系的是 A. B. C. D. 3.(8分)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的主要操作如下: (1)(2分)先用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池两极粗测电池的电动势,这样测出的电动势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2)再按图甲接好电路进行实验,记下电阻箱和电压表对应的一系列读数R、U ,并计算得到下表所列数据。 /(V-1) 0.80 1.07 1.30 1.47 1.80 2.27 /(Ω-1) 0.2 0.5 0.8 1.0 1.5 2.0 (3)(2分)在图乙上画出 - 图像。 (4)(4分)根据(3)所画的图像可算出电池的电动势为 V,电池的内阻为 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11分)某同学将锌、铜两块电极插入一个土豆中做成一个“土豆电池”,他用电压表测得这个“土豆电池”两端电压为0.96 V,但他将四个这样的“土豆电池”串起来给“3 V 0.5 A”的小灯泡供电时,灯泡并不发光。检查灯泡、线路均没有故障,为了寻找原因,决定先测定一节“土豆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他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路中所用电流计G的阻值为50 Ω,实验中他多次改变电阻箱的阻值,分别记录下各次电阻箱的阻值及相应的电流计示数,算出电流的倒数,并将数据填在如下的表格中。 电阻R/Ω 电流I/mA 电流倒数/A-1 100 2.50 400 200 2.00 500 300 1.66 602 400 1.42 704 500 1.26 794 (1)(2分)请你帮该同学在图乙的坐标纸中作出-R图像。 乙 (2)(2分)设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电阻箱的示数为R,电流计电阻为Rg,电流计示数为I,则= (用E、r、R、Rg物理量表示)。 (3)(4分)根据图像可以求得该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Ω(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4)(3分)完成实验后,该同学分析得出灯泡不亮的原因是_____。 5.(11分)(2024·合肥市高二期中)同学们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两节干电池串联而成的电池组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实验室提供的器材如下:电压表、电阻箱(阻值范围0~999.9 Ω),开关、导线若干。 (1)(2分)请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器材连接起来。 (2)(2分)某同学开始做实验,先把电阻箱阻值调到最大,再接通开关,然后改变电阻箱阻值,电压表示数随之发生变化,读取R和对应的U,并将相应的数据转化为坐标点描绘在R-图中。请将图丙、图丁中电阻箱和电压表所示的数据转化为坐标点描绘在图戊所示的坐标系中(描点用“×”表示),并画出R-图线。 (3)(4分)根据图戊中实验数据绘出的图线可以得出该电池组电动势的测量值E= V,内电阻测量值r= 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4)(3分)有的同学在实验中测两组R、U的数据,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解方程组求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而该同学没有采用该方法的原因是 (选填“系统误差较大”或“偶然误差较大”)。 答案精析 1.ACD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原理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用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U、用电流表测量电流I,利用滑动变阻器调节外电阻,改变路端电压和电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力的合成和分解(第一课时)(教学课件)(共34张PPT)—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5-09-24)
共点力平衡(教学课件)(共32张PPT)—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5-09-24)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31张PPT)(2025-09-24)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课件)(共32张PPT)—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2025-09-24)
重力与弹力(第二课时)(教学课件)—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32张PPT)(2025-09-24)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