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7594

第16课 三国鼎立 课件(19张PPT 内嵌视频)

日期:2025-10-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606213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6课,三国,鼎立,课件,1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和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94 第17课 两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100 第18课 东晋南朝政治和江南地区开发 ………………104 第19课 北朝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109 第20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115 七年级上册 中国历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政治腐败、社会混乱、民生困苦。 公元184年,爆发黄巾起义,东汉名存实亡。 州郡混乱,地方改刺史为州牧,地方拥兵自重,出现了军阀割据。 历 史 回 顾 汉室衰微 群雄并起 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军阀割据混战。先有董卓祸乱朝纲,后有李傕、郭汜攻打长安,汉献帝一路逃亡,狼狈不堪。 谁来救朕 挟天子而令诸侯 沮授 奉天子以令不臣 毛玠 袁绍 徒生事端 曹操 此计甚秒 一、官渡之战 1、背景: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节选曹操《蒿里行》 为何同一种战略,袁曹二人有不同的选择? 父亲为宦官养子; 在镇压黄巾起义中崭露头角。占据河南一带,处于四战之地,受战乱涂炭。 出身望族,四世三公; 在军阀混战中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成为当时最大的军阀。占有今河北、山西和山东东部。 地广人众,兵多粮足。 出身名门,刚愎自用 起于微末,知人善任 一、官渡之战 1、背景: 不同选择,有怎样的结果? 请从政治、军事、经济三个方面分析曹操崛起的原因。 战 役 官渡之战 时 间 地 点 作战双方 经 过 结 果 战争特点 影 响 公元200年 官渡 曹操和袁绍 曹操采取声东击西、避实击虚、打击要害的战术,偷袭袁军的粮囤,烧掉其全部军粮,迅速歼灭袁军主力 曹操胜利 以少胜多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一、官渡之战 2、概况: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的千里之志是什么? 统一天下! 一、官渡之战 面对曹操的野心,他的对手该如何应对? 孙权 鲁肃 周瑜 刘备 关羽 二、赤壁之战 诸葛亮 公元208年,曹操率20余万军队,号称百万,挥师南下,准备消灭南方的割据势力,一举统一全国。 诸葛亮 鲁肃 孔明,如之奈何? 刘备 子敬,是战是降? 孙权 二、赤壁之战 1、背景: 战 役 赤壁之战 时 间 作战双方 力量对比 战争特点 战 术 结 果 影 响 公元208年 曹军 孙刘联军 兵力20余万 兵力约5万 以少胜多 不习水战,连接船舰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败兵北撤。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黄盖诈降,火烧赤壁 2、概况: 二、赤壁之战 问题探究———课后活动(2)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是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曹操一胜一败,议一议这两个战役胜败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1)战术运用: (2)主帅表现: 兵力少的一方,战术运用得当,准备充分; 兵力多的一方,出现战术失误,轻率出战,对战争形势没有很好掌控。 兵力少的一方,主帅能够谨慎、沉着应对战争; 兵力多的一方,主帅骄傲自大、轻视对手。 经验教训: ①谦虚谨慎,骄兵必败; ②重视利用自然条件; ③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洛阳 曹丕 220年 刘备 221年 成都 229年 孙权 建业 任务一:读图学史 ①依据地图指出三国的都城 ②了解三国各自管辖的区域 任务二:能力提升 绘制“三国鼎立” 简图 要求:①明确三国方位。 ②注明国家建立者、建立时间和都城。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