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8099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2.2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课件 (共23张PPT)

日期:2025-10-15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7次 大小:332233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文化,23张,课件,景观,城乡,地域
  • cover
(课件网)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寻访徽州 品味文化 地域文化之徽州文化 徽州位于皖浙赣三省接壤地区,群山环抱。相对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大移民所形成的宗法社会,“东南邹鲁”的文化氛围,徽商经济的厚实基础,促成了徽州文化的全面发展。徽州文化内涵丰富,包括徽派建筑、徽商、新安理学、新安教育、徽剧、徽菜、徽州方言等。 徽 文化 壹 地域文化 表现形式: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生产生活方式 分类: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精神文化) 地域文化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围内与环境相融合而形成的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徽 地域 贰 1.请描述徽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活动·读图探究】根据图片与书本、图册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问题。 提示:自然地理环境五大要素 1.请描述徽州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土壤) 地形群山环抱,平地面积较小 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 河流众多、水系发达 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覆盖率较高 土壤以红壤与耕作土壤为主 徽 景观 叁 城乡景观是人们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结果,其外部形态和组合类型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地域文化对城乡建设的影响非常广泛,城乡景观既包括聚落整体,又包括聚落内的建筑、道路等。 左图为江西婺源月亮湾景观及规划示意图,注意观察住宅用地与农用地的分布规律,并思考民居和农田分布特点和意义。 乡村民居多分布在山麓的台地或高地,农田分布在相对较低平的平坦区域,形成“宅高田低”的空间格局。 1、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徽州 意义:高宅可避洪水、低田便于灌溉,形成人地和谐的乡村景观。 1、在乡村景观上的体现——— 徽州 观察图片,结合书本第46页的阅读材料,分析徽州宏村的景观分布体现了该地的哪些地域文化? 天人合一 水文化 耕读文化 宗法文化 徽 景观 叁 徽 景观 叁 1.徽州古城粉墙黛瓦的设计可以体现当地什么样的环境与地域文化? 当地气候较为潮湿,石灰粉墙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夏季炎热,冬季湿冷,黛瓦可以起到保温作用,白色墙面可以减少热辐射,使居住更加凉爽。 白色在风水上代表舒缓,可以驱邪避秽,而黑色属水,有助于防火减灾。 徽 景观 叁 2.为什么徽州古城院落间距狭窄,外墙较高? 院落与院落间,仅留有狭窄幽深的小巷。外墙抬升,高过建筑的屋顶,层层跌落、上覆瓦檐,形象类似马头,被称为马头墙。 院落狭窄,地形限制,节约土地; 外墙较高,防盗保护隐私、防风,马头墙可以防火、隔断火源。 徽 景观 叁 3.与传统北方四合院相比,结合之前学习的有关知识,说出两者差异,并结合当地地理环境说明原因。 天井(庭院)、楼层、屋檐朝向。 古徽州四合院 北方四合院 徽 景观 叁 差异 徽派四合院 北方四合院 影响因素 天井(庭院) 楼层 屋檐朝向 小而深 大而浅 地形/气候 高 低 地形/人口 朝向两侧 四周朝内 文化/气候 徽 景观 叁 4.徽州古城雕刻内容体现了什么地域文化? 砖雕是徽州盛产质地坚细的青灰砖上再经过精细的雕鏤而形成的建筑装饰,被广泛用于徽派建筑的门楼、门套、门楣、屋簷、屋顶等处,这使得徽派建筑典雅、庄重。砖雕也是明清以来兴起的徽派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徽商繁荣的景象 福建永定土楼 我国南方传统土楼是一种大型民居建筑,以圆楼和方楼最常见,适宜聚族而居的生活和共御外敌的要求,体现了御外凝内的集体精神。 依山而建,用当地盛产的杉木; 吊脚楼底层架空,利于防潮通风。 冰屋结实不透风,保温效果好; 用冰建成,就地取材。 2、在城市景观上的体现——— 我国古代城市 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强调天地人和,依山傍水,城市与大自然融合发展。 唐长安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