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798129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二 4.2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课件(共34张PPT)

日期:2025-11-1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2次 大小:499067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我国,34张,课件,发展战略,区域,教版
  • cover
(课件网)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 China's reg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湘教版第四章第2节 区域发展战略 我国基本国情 人口数量多、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演变 区域发展战略 是指对一定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的整体谋划 战略性 长期性 稳定性 可持续性 你知道的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有哪些? 1980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年份 提出改革 开放政策 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确定14个沿海开放城市 上海浦东 开发 西部大开发 澳门回归 振兴东北老 工业基地 “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雄安新区 粤港澳大湾区 海南自由 贸易港 上海自由 贸易区 建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沿海经济开放区 建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 边境城市 长江沿岸 城市和内陆省会 开放开发 建立重庆 直辖市 香港回归 中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中部 崛起 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战略示意 阅读教材归纳: 我国宏观发展战略可分成哪几个阶段 均衡发展 战略时期 非均衡发展 战略时期 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时期 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演变 均衡发展 战略时期 非均衡发展 战略时期 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时期 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坚持区域均衡发展战略,以优惠政策和大量投资加快内地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均衡发展 战略时期 非均衡发展 战略时期 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 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产业,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均衡发展 战略时期 非均衡发展 战略时期 区域协调发展 战略时期 新时期:我国强调区域协调发展,明确提出继续推动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协调发展战略,重点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国家级经济带为骨架,以区域中心增长极为节点,以县域发展为基础,形成覆盖全国的区域发展新战略。同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提升国家海洋战略,坚持陆海统筹,建设海洋强国。 阅读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在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由此形成了显著的区域发展差异。进入 21 世纪后,国家根据全国各地的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把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旨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大地区协调发展 东北地区(3) 黑、吉、辽 东部地区(13) 京、津、冀、鲁、苏 沪、浙、闽、粤、琼 港、澳、台 中部地区(6) 晋、豫、皖、鄂、 赣、湘 西部地区(12) 内蒙古、陕、甘、宁 川、渝、云、贵、桂、 青、藏、新 我国四大地区地理现状 地区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东部 地理位置优越,平原为主,季风气候,光照、水分条件好,人口稠密,交通方式多样,工农业发达。 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染严重,江河下游洪涝多,南部夏秋季节多台风。 中部 位于东西部结合带,能源、矿产丰富。 水土流失、风沙危害严重,旱涝灾害频繁。 西部 土地广阔,国境线长,能源、矿产、旅游资源丰富。 地形、气候条件复杂,工农业基础薄弱,科技文化欠发达,交通落后,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 东北 平原广阔,土壤肥沃,矿产、森林等资源丰富,地广人稀,海运便利、铁路发达,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重工业历史悠久。 冬季寒冷漫长,农作物生长期短,资源日益枯竭,人口流失严重,老工业区活力不足,污染严重。 协调 加大对中、西部及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开发,加强东部和中、西部的联系,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