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0113

第五单元《材料的演变》表格式 教案 2025-2026学年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0次 大小:302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第五,单元,材料的演变,格式,教案,2025-2026
  • cover
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 《材料的演变》单元 单元小结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材料的演变》 课题 单元小结 课时 1 核心 概念 12.技术、工程与社会 学习内容及要求 12.1 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3~4年级 ①区别生活中常见的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说出中 国古代技术与工程方面的典型案例。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能系统回顾本单元知识,明确材料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清晰列举纺织材料、建筑材料、纳米材料中的典型例子; 能理解材料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如纳米材料的特殊结构决定其特殊性能与应用)。 科学思维 能对本单元所学材料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培养归纳与分类思维能力; 能在实际场景中观察材料,分析其性能与用途的关系,发展观察与分析思维能力。 探究实践 能完成“回顾与整理”中的材料分类填写任务,系统梳理知识; 能在家长陪同下参观面料市场或建材市场,观察、记录感兴趣材料的名称、性能和用途。 态度责任 对系统梳理知识和参与实践活动保持积极态度,在过程中表现出好奇心和求知欲; 能认真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养成自我提升的学习习惯; 体会到材料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关注生活中材料的意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系统回顾本单元知识,完成“回顾与整理”中的材料分类填写; 明确迁移与应用的任务要求,为实践活动做好准备。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全面、准确地梳理出各类材料的典型例子,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在反思与评价中,清晰、客观地认识自己对材料相关知识与方法的掌握情况。 教学 准备 实验材料 单元知识梳理表格(与教材“回顾与整理”部分对应,用于学生填写); 实践活动记录单(包含材料名称、性能、用途等栏目,用于学生参观市场时记录)。 多媒体资源 本单元知识脉络的PPT(展示材料分类及各类材料典型例子); 面料市场、建材市场的图片或视频(用于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回顾材料的演变。 一、情境导入:单元知识回顾,引出小结(5分钟) 1.提问引导,唤起记忆: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材料的演变》,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了哪些材料吗?”(学生自由回答,回忆学过的纺织材料、建筑材料、纳米材料等) 2.引出小结:教师总结:“大家记得很多材料,今天我们就来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小结,系统地回顾、整理,还要看看如何把知识用到生活中,以及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 【意图解析】通过提问唤起学生对单元知识的记忆,自然引出单元小结的主题,激发学生参与知识梳理的兴趣。 二、活动1:回顾与整理(15分钟) (二)活动1:回顾与整理(15分钟) 步骤1:知识脉络讲解(5分钟) 教师结合PPT,讲解本单元知识脉络: 材料分为天然材料(直接来自大自然,如棉花、木材等)和人造材料(天然材料加工而成,如腈纶、钢筋混凝土等); 纺织材料包括天然纤维(棉、毛、麻、丝)和化学纤维(腈纶、尼龙等); 建筑材料经历了从天然材料(木材、竹子等)到烧造材料(砖瓦),再到现代材料(钢筋混凝土、塑钢等)的发展; 纳米材料是颗粒直径为纳米级,性能特殊的材料,有广泛应用。 步骤2:填写整理表格(10分钟)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和自己的回忆,填写教材“回顾与整理”部分的表格,将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以及纺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