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0951

专项学习《像工程师那样》第二课时(表格式教案)2025-2026学年苏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

日期:2025-09-1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1次 大小:282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专项,教案,科学,二年级,苏教版,学年
  • cover
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 《专项学习》单元 像工程师那样 教学设计及反思 单元 《像工程师那样》 课题 学做工程师———设计雨水收集装置 课时 2 核心 概念 13.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及要求 13.1 工程需要定义和界定 13.2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13.3 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1~2年级 ①通过观察,提出并描述简单的制作问题。 ②学会使用简单的草图,说出自己的思路。 ③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 简单的加工处理。 ④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并展示,尝试通过观察发现 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案。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对客观事物的总体认识) 科学思维(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方式) 探究实践(科学探究能力 技术与工程实践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态度责任(科学态度 社会责任) 科学观念 明确雨水收集装置的设计要求(多收集雨水、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知道工程设计需经历“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改进”的流程。 科学思维 能结合设计要求,在“头脑风暴”中提出合理的雨水收集想法; 能根据想法绘制简单的设计图,标注关键部分(如集水盘、水管、储水容器)。 探究实践 参与“雨水收集装置”的头脑风暴,能清晰表达设计想法; 分组制作简易雨水收集装置,规范使用工具(如剪刀、胶带)完成制作。 态度责任 体会工程设计中“实践—检验—改进”的重要性,养成严谨的实践态度; 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分工协作、分享想法,增强团队意识。 教学 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的东西,如:科学原理需要掌握的,动手操作中需要掌握的等等。 经历“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制作”的工程流程,完成雨水收集装置制作。 教学 难点 学生难以掌握的东西,如:难理解什么?难操作什么? 根据设计要求绘制合理的设计图,并规范完成装置制作。 教学 准备 实物材料:塑料瓶、剪刀、胶带、塑料薄膜、小漏斗、吸管等; 工具材料:“雨水收集装置设计要求卡”“设计图模板”“制作评价表”; 多媒体资源:雨水收集装置的示例图片、制作示范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 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课前谈话,提出要求: 主要内容: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像工程师那样 一、任务导入:雨水“大收集”(5分钟) 1.提问:“雨水有什么用途?怎样能把雨水收集起来再利用?” 2.明确任务:“今天我们要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作一个雨水收集装置,要求尽可能多收集雨水、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出示“设计要求卡”。 二、设计阶段:我的“雨水收集方案”(10分钟) 1.小组“头脑风暴”:围绕“如何多收集雨水”“用什么材料做集水盘/储水容器”等问题讨论,教师引导(如“集水盘什么样的形状和大小更有利?”)。 2.绘制设计图:使用“设计图模板”,画出装置结构,标注材料和关键部分(如集水盘的形状、水管的连接方式),小组内介绍设计思路。 三、制作阶段:动手“造”装置(15分钟) 1.播放制作示范视频,强调工具使用安全(如剪刀使用方法、胶带粘贴技巧)。 2.小组分工制作:根据设计图,利用提供的材料制作装置,教师巡视指导(如帮助调整集水盘角度、固定水管)。 四、检验与改进:我的装置“怎么样”(10分钟) 1.模拟“下雨”:用喷壶向各小组装置喷水,观察集水情况,记录“收集雨水量”(可通过容器刻度或倒水测量)。 2.评价与改进:小组根据“制作评价表”(从集水量、结构稳定性、操作便捷性等方面)自评,提出改进建议(如扩大集水盘、加固连接处),课后尝试完善。 五、板书设计 像工程师那样(第二课时) 雨水收集装置设计流程 明确问题→设计方案→实施计划→检验改进 (多收集、易操作、安全)(画图、选材料)(动手制作)(看效果、改不足) 我的设计关键 集水盘: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