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5257

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2.3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课件(34张)

日期:2025-11-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08885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区,课件,为例,鲁尔区,德国,发展
  • cover
(课件网) 第二章 区域发展 2.3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1.能够通过资源枯竭型地区———德国鲁尔区的案例,了解资源型地区(城市)的前期发展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2.能够在认识不同类型资源枯竭型地区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其发展、过程、问题及决策等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 3.能够从全球化的视角,综合分析人类开发资源产生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4.能够收集世界、全国或某一具体区域的资源、环境信息,并利用收集到的信息解释该区域资源开发过程中的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往往是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的城市。 (资源开发促进了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主导产业定义:在国民经济中处在主要的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他产业关联度高、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产业。 “先矿后城式”:大庆(石油)、金昌(镍矿伴生多种金属)、攀枝花(铁)、克拉玛依(石油)等;“先城后矿式”:大同(煤)、邯郸(煤、铁)等。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往往是因大规模开采自然资源而兴起的城市。 伊春—森林 大庆石油 阜新—煤炭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示意 兴起期:随着自然资源的开发,相关产业和人员集聚,城市快速成长。 繁荣期:城市主导产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产业规模和城市规模渐趋稳定。 衰退期:自然资源渐趋枯竭,或市场明显转移,产业规模缩减,城市可能陷入萧条。但如果创新路径合适,城市可实现持续发展。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型城市 指原来依靠本地自然资源作为发展根基,后来因为资源消耗殆尽或资源价值下降而衰落的城市。 我国国务院确定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占全国262个资源型城市的26.3%。 Eg.阜新、伊春、焦作、景德镇市、孝义市、鹤岗市等等。 资源枯竭型城市形成的原因 可能是城市主要产业依托的矿产资源面临可采储量殆尽,如阜新市煤炭资源枯竭; 可能是市场对某种自然资源的需求大幅度减少,使得仅靠这种资源为经济命脉的城市面临衰退,如德国鲁尔工业区; 可能是城市因资源环境保护,不能继续开采其主要依赖的资源,如伊春市停止林木采伐。 资源枯竭型城市 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新的替代产业尚未形成; 经济发展动力不足,政府财力薄弱; 失业人员增加,社会矛盾突出 资源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资源枯竭型城市特点 转型的路径? ①延长产业链,提升原有资源的利用价值。 例:大庆,进口俄罗斯油气资源进行油气资源深加工、发展石化产业、引入乙烯生产。 ②开发新的资源,培育新的主导产业。 例:阜新市,现代农业和农产品深加工、风力发电和煤化工业、建国家矿山公园发展旅游业 利珀河 鲁尔河 莱茵河 希腊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塞浦路斯 芬兰 瑞典 丹麦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波兰 德国 法国 西班牙 葡 萄 牙 英国 爱尔兰 意 大 利 荷兰 比利时 捷克 斯洛伐克 匈牙利 奥地利 斯洛文尼亚 卢森堡 德国 鲁尔区概况 鲁尔区土地面积4953平方千米,占全国总面积的1.3%;人口约530万(2018年),占全国总人口的7%。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区之一,是德国的一个有着百年历史,靠煤炭工业起家的老工业区。 鲁尔区位于德国西部,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为“德国工业的心脏”。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腾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一、鲁尔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