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5878

第七课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课件 学案 练习,共3份资料)高中思想政治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

日期:2025-10-02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3次 大小:14322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七,逻辑,必修,选择性,编版,统编
    第一框 归纳推理及其方法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 归纳推理的含义 1.如果从一个袋子里第一次摸出来的是红玻璃球,第二次是蓝玻璃球,第三次是绿玻璃球,第四次是黄玻璃球,第五次、第六次都是白玻璃球。那么,我们可以推断该袋子里装的是(  ) A.白玻璃球 B.彩色玻璃球 C.玻璃球 D.无色玻璃球 2.(2024·河北秦皇岛月考)“惊蛰有风,百日不空”是流行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句农谚。其含义是惊蛰节气这天刮风,这年春天往往会持续百日有风。从《逻辑与思维》的角度看,该农谚(  ) ①是完全归纳推理,推理的前提和结论之间具有保真关系 ②是不完全归纳推理,属于或然推理 ③把握了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科学归纳 ④需寻找认识对象与现象的因果联系,以提高推理结论的可靠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经研究发现,向日葵茎部含有一种生长素,它可以刺激植物生长。生长素常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使得茎部背光的一面生长快于向阳的一面,于是开在顶端的花就总是朝着太阳。据此推断所有向日葵的花都朝着太阳。该推理是(  ) A.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 C.完全归纳推理 D.不完全归纳推理 4.(2024·北京市海淀区期末)“谷雨前和后,种瓜又点豆。立夏种油料,同时插水稻。”农谚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业智慧。一些人们熟知的农业谚语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例如,“春雨贵如油”适用于我国西北、华北地区,而江淮、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流传着“春雨成河,麦收稀薄”的农谚。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只有在谷雨前后,才能种瓜点豆 B.“春雨贵如油”体现了类比推理的思维方法 C.农谚一般是人们运用归纳推理的方式形成的认识 D.农谚能确保人们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实现预期目的 5.(2024·江西九江期末)某服装品牌公司针对新推出的春夏系列服装进行市场问卷调研,在随机发放的2份调查问卷中,有1份对新产品的款式设计、面料等方面表达了不够满意的态度,希望能够加以改进。公司据此认定这一系列服装开发失败,可以进行下线处理。该公司的推理(  ) ①基于半数受调查者的反馈意见作出,具有科学性 ②简单得出一般性结论,犯了“轻率概括”的错误 ③前提和结论之间有必然联系,是一种必然推理 ④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需进一步提高可靠程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知识点二 归纳推理的方法 6.(2024·江西九江联考)在探究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时,某同学做了如下三组实验: 组别 实验 结论 1 在同样的时间、地点,将同样湿的衣服分别晾在阳光下和树荫下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 2 在同样的时间、地点,将同样多的水分别倒在碟子里和杯子里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速度越快 3 在同样的时间、地点,将同样湿的衣服分别挂在有风的地方和没有风的地方 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越快,蒸发速度越快 该科学实验用到的逻辑推理方法有(  ) ①共变法 ②求异法 ③必然推理 ④不完全归纳推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2024·福建三明月考)如果要在甲、乙两块土质不同的地里种玉米,并运用求异法确定玉米品种A是否比玉米品种B的产量高,播种时就应该这样来安排实验,即(  ) A.在甲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并且在乙地分片种A、B两种玉米 B.在甲地种A品种玉米,在乙地种B品种玉米 C.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A种玉米 D.在甲、乙两块地里都种B种玉米 8.(2024·北京海淀期中)清洗后在阳光下自然晒干的衣服上似乎有种格外好闻的气味。研究者为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找来棉质新毛巾,用超纯水多次洗涤,然后将湿毛巾分别放在有阳光的室外、阳光被遮挡的室外以及室内环境中自然干燥。结果,在室外阳光下晒干的毛巾上发现一系列独特的“香气分子”,这些气味分子大多是含有5—9个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