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6074

6.1.初步认识分数(教案)(共3份打包)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10-08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328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6.1.,2025-2026,数学,三年级,人教,学年
    第六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初步认识分数 第2课时 几分之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6~77页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借助具体情境和直尺,初步认识几分之几,会读写几分之几。 2.通过数一数、读一读、看一看等活动,加深对分母、分子的认识,直观感悟几分之几的含义,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 3.在观察、操作中,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初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 【重点难点】 重、难点:直观感悟几分之几的含义,知道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 师:请大家看看这道题,然后进行判断并说明理由。 学生举手回答。 二、探究新知 1.借助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几。 【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3】 师:请大家在书本上数一数,完成例3的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师:大家都做完了吗?谁来说一说? 预设:通过看图,可以知道,每个杯子都被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就是这个杯子的,也就是杯。 师:这位同学说得大家都听明白了吗?1杯的就是杯。谁来接着往后说? 预设:第二幅图是取了其中的2份,2个杯就是杯;第三幅图是取了其中的3份,3个杯是杯;第四幅图是取了其中的4份,4个杯是杯。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利用课件演示动画。) 师:读一读刚才填写的这些分数,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读分数,然后举手汇报: 预设1:这些分数的分母都是5,但是分子都不同。 预设2:有几个,分子就是几。 师小结:大家可真会观察。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表示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 2.借助直尺,进一步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76页例4】 师:把1分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呢?拿出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直尺卡片,看一看,说一说。 学生观察,发现:1分米就是10厘米,直尺上有10大格,刚好就是把1分米平均分成了10份,每份是1厘米。 师:那每份是多少分米呢? 学生迁移类推,得出:每份是1厘米,是1分米的,也就是分米。 师:现在请大家照样子,完成书本例4的填空。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举手汇报: 预设1:这样的2份是2个分米,也就是分米。 预设2:这样的3份是3个分米,也就是分米。 预设3:这样的7份是7个分米,也就是分米。 师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像今天学习的、、、、、……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76~77页“做一做”。 2.(选一选)如图,再涂上( )块,涂色部分就占整个图形的。 A.1 B.2 C.3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几分之几 像、、、、、……这样的数,也都是分数。 【教学反思】 有了前面认识几分之一的经验,本节课我主要是鼓励学生结合具体情境或直尺自己去认识、探索几分之几,让他们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几分之几的含义,体会几分之几与几分之一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整节课学生都非常配合,大部分学生都能借鉴前面学习的经验表达几分之几,但是仍有小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这是后续教学中要多加注意的,要多给学生交流、表达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第六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 1.初步认识分数 第3课时 比较分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77~78页相关内容。 【核心素养目标】 1.经历简单分数大小比较的过程,掌握同分母分数以及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在涂一涂、比一比活动中,感悟比较的方法,加深对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认识。 3.感受直观模型对理解分数的重要价值,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以及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理解分子是1的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 师:这是咱们上节课认识的两个分数,你会比较这两个分数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