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07016

5.3 分糖果(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9080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糖果,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二年级
  • cover
第五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3课时 分糖果 【教学内容】 教材第60~61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分糖果”的具体情境,探索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方法,感受有剩余的平均分及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 2.学会用表格记录大数目的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大数目的平均分用表格取代画圈记录平均分的必要性,获得“试商”的初步经验。 3.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发展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大数目物品平均分的方法,体验分法多样性,会用表格记录分数量较多物品的过程。 难点:在实践和交流中,培养优化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奇妙的数学王国!在数学王国的糖果小镇上,糖果店老板准备了50块美味的糖果,打算平均奖励给4位勇敢的小探险家。这4位小探险家正发愁怎么分才好,然后听说聪明的你们就在附近,想请大家帮忙分一分。 二、探究新知 1.初步尝试。 师: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预设1:可以1块1块地分,也可以2块2块地分。 预设2:这么多,可以5块5块地分。 师:还可以怎样分?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 学生动手摆一摆,分一分,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2.认识用表格记录的方法。 师:淘气和笑笑也参与了进来,并将分的过程记录了下来,下面是笑笑做的记录,你能看懂她是怎样分的吗? 【课件出示】 预设:表格的第一行表示要分给糖果的小朋友,第一列表示分的次数。第1次每人分1块,第2次每人还是分1块,从第3次以后,都是每人2块2块地分,一共分了7次,每人分到了12块糖果,还剩下2块不够分,就不再分了。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表格是记录的好伙伴,如果分的物品数目比较大,我们可以用表格来记录分的过程。继续看一看淘气的记录单吧!你能看懂淘气是怎样分的吗? 【课件出示】 预设:淘气第一次是5块5块地分,所以在每个同学对应的方格中填上5,第2次也是5块5块地分,在对应的方格中填5,剩下的糖果数不够5块5块地分,所以第3次就2块2块地分,每人分到了12块糖果,还剩下2块。 师:同学们真厉害!弄懂了用表格记录的方法,现在把你刚才分的过程利用附页2中的表1记录下来吧!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3.尝试运用表格记录,深化理解。 (1)自主探究。 师:如果将50块糖果平均分给6个人,每个人可以分到几块?分一分,并在表格中记录分的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 (2)交流汇报。 师:都完成了吧?谁能说一说你的分法? 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3)小结归纳。 师:结合分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说一说。 预设1:不管多少块糖,只要一直分下去,就能得到结果。 预设2:数大的时候每次多分几个,分的次数就少。 …… 三、巩固运用 1.分一分,填一填。 把30根小棒平均分给你们小组的小朋友。 (1)说一说可以怎样分。 (2)分一分,把分的过程记录下来。 每个小朋友分到___根, 还剩___根。 2.小猫分鱼。 (1)平均每只小猫分( )条鱼。 (2)如果把这些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吃,每只小猫分( )条鱼,还剩( )条鱼。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糖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分糖果的故事导入,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顺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分糖果。在探讨分法环节,让学生对大数目物品进行平均分的具体操作,切实感受分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同时学会使用表格记录平均分的过程。从课堂巡视情况来看,各小组分法各异,充分展现了分法的多样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小组分工不够明确,存在个别学生主导操作,而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有些学生在分糖果时,对于每次分多少以及剩下多少的计算不够准确,导致分的过程出现混乱;还有少数小组在填写表格时,不能清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