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07017
5.4 分香蕉(教案)2025-2026学年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上册
日期:2025-09-20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407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张
香蕉
,
教案
,
2025-2026
,
学年
,
北师大
,
二年级
第五单元 分一分与除法 第4课时 分香蕉 【教学内容】 教材第62~63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分香蕉”的具体情境与经验,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知道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初步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的过程,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小猴最爱吃香蕉了,今天小猴欢欢摘了许多香蕉,快帮它数一数,一共有多少根? 预设:一共有12根香蕉。 师:欢欢要把香蕉平均分给它的伙伴们,可以怎样分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一分。 二、探究新知 1.回顾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师:用小棒或者圆片摆一摆,分一分,并用算式记录分的过程和结果。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选取部分分法进行展示交流。 分法1:(每几根1份,可以分成几份)12根香蕉,每2根一份,每次从12里面减去2,一共减了6次得到0,也就是可以分成6份。用算式表示为12-2-2-2-2-2-2=0。 分法2:(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12根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次拿出3根,分了4次,所以每份有4根。也可以想( )×3=12,三四十二,所以每份有4根。 交流过程中,学生口述方法,师用配合演示过程,如果学生只想出其中的一种情况,师加以引导,将平均分的两种情况呈现出来。 师:还有别的分法吗?哪位小朋友能像刚刚这样,也说一说其他不同的分法。 预设:12根香蕉,每4根1份,可以分成3份;12根香蕉,平均分成2份,每份6根。 …… 2.认识除法算式。 师:像刚刚这样“每几根1份,可以分成几份”或“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最后每份的个数都是一样的,都是平均分,这样的问题,都可以用除法表示。(课件呈现两种分法对应的除法算式) 师:在除法算式中,每个数字也有自己的名称,第一个数是被除数,中间的符号是除号,第二个数是除数,算式的得数是商,12÷2读作12除以2。谁来认一认,算式“12÷2=6”和“12÷3=4”哪个数是被除数?哪个是除数?哪个是商? 学生相互说一说。 师:弄清楚了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你能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吗? 预设1:12指的是12根香蕉,2指的是每只猴子分2根,6指的是可以分给6只猴子。 预设2:12指的是12根香蕉,3指的是平均分给3只猴子,4指的是每只猴子分4根。 师:大家都说得很对,大家要注意,算式代表的含义不一样,单位也不一样。 3.即时训练,深化理解。 师:在前面的问题中,我们有很多平均分的活动,你能把“分物游戏”一课中解决的问题用除法算式表示吗?比一比,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学生独立尝试,师巡视指导,集体交流,说一说算式中表示的意思。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63页练一练。 2.(1)每6块橡皮装1盒,可以装□盒。 (2)平均装在3个盒子里,每盒装□块。 3.说一说,画一画。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分香蕉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的意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名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总体较为积极,大部分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一定的提升,合作互助意识也有所增强。但学生之间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部分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迅速理解并掌握新知识,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课堂互动;而少数基础薄弱的学生在理解和操作上存在困难,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在后续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采取分层教学等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专项归类复习卷(测量(二)和记录我们的校园)(含答案)(2025-09-18)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2025-09-18)
2025年江苏省南京市创新能力竞赛六年级下学期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8)
202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小升初数学试题(图片版,含答案)(2025-09-18)
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阶段性作业(二)数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