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6届重庆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 9月调研测试卷 生物学 生物学测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脂肪不仅能供能,还可促进维生素D吸收,且与部分激素合成相关,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和健康至关重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糖类代谢受阻、供能不足时,才分解脂肪供能 B.脂肪分子中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 C.花生、菜籽及深海鱼类富含饱和脂肪酸 D.油料作物种子萌发出土前,干重先增后减 2.内共生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于早期的原核生物。该学说指出,某些细菌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后,经过长期共生演化,逐渐转变为线粒体;而蓝细菌被吞噬后,逐步演变为叶绿体。下列选项不支持该学说的是 A.两种细胞器的 DNA 呈环状,能独立于细胞核 DNA 复制 B.线粒体和叶绿体以缢裂方式分裂,与细菌或蓝细菌分裂类似 C.线粒体和叶绿体内外膜性质和成分有显著差异 D.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生命活动均受细胞核控制 3.诱导契合学说指出,酶的活性部位并非固定不变,当底物与酶的活性部位结合时,酶的活性部位会发生构象变化,这种变化使酶的活性部位与底物结构互补,从而实现高效催化。酶与底物的这种动态识别过程称为诱导契合。根据这一学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酶活性部位结构适当改变,可能提升酶的活性 B.诱导契合学说解释酶如何通过构象变化与底物结合 C.诱导契合学说否定了酶具有专一性特点 D.图1和图2两个模式图,图2更符合诱导契合学说 4.卡尔文循环从一个五碳糖(核糖)开始。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一个CO 分子与五碳糖结合,形成一个不稳定的六碳中间产物。这个六碳中间产物迅速分解成两个三碳酸分子(3-磷酸甘油酸)。随后,三碳酸分子在酶的作用下,利用ATP 提供的能量和NADPH 提供的还原力,被还原形成三碳糖(3-磷酸丙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C 可追踪CO 中碳如何转化为不同有机物中的碳 B.蔗糖可以进入导管通过韧皮部运输到植株各处 C.三碳糖从叶绿体运到细胞质基质要穿过类囊体膜 D.还原型辅酶Ⅱ既是高能物质也直接具有催化作用 5.秀丽隐杆线虫长约1mm,有959个体细胞,结构简单且透明,生命周期约3周。科学家结合遗传学分析与细胞分裂观察,研究基因突变的影响,发现其发育共生成1090个细胞,其中131个会按固定时间和位置死亡。1974年,研究人员还找到调控细胞凋亡的基因,发现类似基因在人类等高等动物中也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秀丽隐杆线虫发育中,131个细胞会通过坏死方式死亡 B.秀丽隐杆线虫所有体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 C.基因编辑技术可用于研究人类某些基因功能及调控机制 D.秀丽隐杆线虫细胞起源可追溯,可用于细胞分化研究 6、为了探究某种复方中草药对急性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空白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指用已知功能的口服型免疫增强剂作为对照),并检测免疫指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吞噬能力强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复方中草药能增强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B.若实验组T淋巴细胞含量高于两种对照组,说明复方中草药可以通过增加T细胞数量增强免疫力 C.实验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分别用复方中草药灌胃、生理盐水灌胃、免疫增强剂灌胃 D.如果复方中草药中的成分能够直接杀死细菌,这表明复方中草药可能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7.种群的内分泌调节学说指出,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群内各个体心理压力上升,进而增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影响垂体和肾上腺等内分泌器官功能。这会导致动物出现惊恐、紧张、母爱关怀减少等行为变化,导致生育能力降低,抗病力减弱,死亡率上升,最终抑制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