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380989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课件+教案+习题+素材

日期:2024-06-05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07584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八年级,习题,教案,课件,特色,旅游文化
    《第二节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旅游文化特色》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地图了解澳门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知道澳门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理解澳门的经济特征,气候、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 3.了解澳门的历史及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教学重点 1.了解澳门的陆地面积组成,地理位置及自然气候。 2.掌握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以及变化发展的特征。 教学难点 分析澳门的地图变化及原因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组成、范围的不断扩大等方面介绍了本区的自然地理概况,也从澳门的回归、主要经济支柱以及经济发展的特征等方面介绍和分析了澳门的人文环境。 因本节教材是接香港之后的教学内容,这两个特别行政区在许多方面有共性,为了避免知识点的重复,教材将部分内容省略。如:澳门的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与香港一致,气候类型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澳门与其相邻的经济特区珠海之间的联系类似香港与深圳的关系。本节内容重在突出泱门的特色,澳门的人口集中在澳门半岛,澳门的经济支柱中最具特色的是其博彩业。而对澳门旅游业的介绍也抓住了它的特点:一是澳门历史较长—现存的历史古迹较多、编者用阅读材料和照片介绍了澳门的象征———大三巴牌坊”。在澳门半岛图上也能找到澳门的其他历史遗存。二是澳门自然环境幽雅,终年花繁叶茂,有一海上花园之美誉。这两点也是澳门旅游业与香港旅游业的差异。这两点也是澳门旅游业与香港旅游业的差异。澳门与香港都有“填海造陆的城市扩建工程。 本节教材的最后安排了活动题,通过这些“活动”建议的开展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读图能力、识图的能力等。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方案一:引导学生复习香港的自然环境特征,或利用“澳门地图”让同学们运用对比、联系的方法了解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理概况。 方案二:组织学生欣赏或齐唱《澳门岁月》主题歌:“七子之歌———澳门”。 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和面积组成 澳门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这从课本的阅读材料和课本三幅澳门地图的变化中可看出来,说明澳门人民为了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在进行“填海造地”。结合香港的内容以及已学知识,可让学生做对比: 位置:香港—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澳门—珠江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 组成:香港—香港岛、九龙、“新界”;澳门—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从人口密度可见澳门和香港一样均属于地狭人稠的地区,因此澳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与香港相同的情况。 1.老师可让同学阅读教材的正文,并设计以下的一组讨论思考题: 2.澳门的经济特点如何?请依照上述方法列出有关香港和澳门经济特点的对比表。(从主要经济支柱、主要工业部门、经济发展的趋势等多方面对比。) 参考: 香港—以国际贸易为基础,以金融业、房地产业、加工贸易业为支柱的多元化经济结构。 澳门—以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以及服务业为支柱的经济结构。 点评:香港整体要比澳门活跃,除了占据重要的地理为知之瓦器,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也为香港的经济注入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值得注意的是,澳门的经济特征在近年来呈现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 (二)“海上花园”的美誉和经济的发展 1.澳门在16世纪已成为一个国际商业港口,澳门的对外贸易早于香港,为什么经济发展落后于香港? 参考:(澳门地处珠江三角洲南端,南面和西面有诸岛屏障,风平浪静,适合船队停泊。最早辟为渔港,在明代海上帆船运输时期,为我国南方对外贸易港口。到了现代,海洋轮船运输兴起,澳门附近海域水浅,国际贸易地位有所降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澳门经济的发展。而香港维多利亚港,港阔水深,成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港,促进了香港经济的发展。) 点评:老师在香港和澳门的比较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