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0074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0 第二单元 第二节 第2课时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课件--高中鲁教版地理选必1

日期:2025-11-2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634846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二,形态,选必,地理,教版,中鲁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二单元 地形变化的原因 第二节 地形变化的动力 第2课时 外力与地表形态的变化 学 习 目 标 1.通过图文材料,分析外力作用的表现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2.观察、描述常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说出其特点及成因。 3.能够分析不同地区的典型地貌类型及成因。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外力作用 1.概念:地球外部的作用力。 2.能量来源:_____、地球重力能等。 3.主要外力:风、流水、_____、_____、_____等。 4.表现形式:风化、_____、搬运、_____等。 5.对地貌的影响:从长时间、大范围来看,其结果往往使地表由起伏趋向_____。 太阳能 冰川 海浪 生物 侵蚀 堆积 和缓 [名师点拨] 内外力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在塑造地表形态的过程中,内力作用为主,但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任何一种力量都能成为决定性因素。 二、风化 1.概念: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___、大气及_____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的过程。 2.类型 水 生物 物理 化学性质 3.影响 (1)使岩石变成松散的_____。 (2)为侵蚀作用准备了条件。 (3)风化产物也为土壤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碎屑风化物 微思考 风化作用是否就是风力作用?为什么? 提示:不是。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热胀冷缩)、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而风力作用是指由风引起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外力作用。 三、侵蚀和搬运 1.概念 (1)侵蚀作用:地表岩石和土壤等物质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_____、溶解和_____,且发生位移的过程。 (2)搬运作用:风化和侵蚀作用产生的各种物质,在_____作用下,发生进一步较长距离位移的过程。 松散 破坏 自然力 2.流水侵蚀 发生原因 流水_____,挟带的泥沙等物质对河床及地表进行_____和磨蚀 形成 _____、侧蚀 对地貌影响 河流越来越_____;形成_____ 冲蚀 撞击 下蚀 弯曲 沟谷 3.风力侵蚀和搬运 风力侵蚀 风_____起岩石碎屑,碎屑磨蚀岩石 风力搬运 风_____碎屑,近地面沙粒搬运现象表现为_____ 二者关系 相伴而行 吹扬 挟带 风沙流 4.冰川、波浪侵蚀和搬运作用 冰川的侵蚀、搬运作用主要发生在___纬度地区和高原、高山地区;波浪的侵蚀、搬运作用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 高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河流转弯处,河流下切作用加强。 (  ) 2.一般而言,河流在凸岸侵蚀,凹岸堆积。 (  ) 3.风力搬运作用只发生在风力侵蚀作用弱的地区。 (  ) 4.沿海地区波浪主要产生侵蚀作用,缺少搬运作用。 (  ) × × × × 提示:1.× 在河流转弯处,河流的侧蚀作用加强。 2.× 一般情况下,河流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3.× 风可以吹扬起岩石的碎屑,并挟带碎屑磨蚀岩石,这说明风力侵蚀是与风力搬运相伴而行的。 4.× 沿海地区的各种海岸地貌很多是由波浪侵蚀和搬运作用形成的。 四、堆积 1.概念: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不再继续_____而发生_____、沉积的过程。 2.堆积规律 (1)通常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_____,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_____。 (2)_____后的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常杂乱地堆积在一起。 搬运 沉淀 先沉积 后沉积 冰川消融 [名师点拨] 如何根据风力堆积物判断盛行风向 (1)根据沙丘判断风向。沙丘的缓坡为迎风坡,如图: (2)根据堆积物的大小判断风向。堆积物颗粒由大到小的方向即风向,如下图: 微思考 是否所有的外力堆积作用颗粒物都具有分选性(颗粒物大的先沉积) 提示:不是。通常受流水、风力、波浪等外力作用堆积的物质大都具有分选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