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0078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6 第三单元 第二节 第2课时 季风与季风气候 课件--高中鲁教版地理选必1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468107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选必,地理,教版,中鲁,高中鲁,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三单元 大气变化的效应 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第2课时 季风与季风气候 学 习 目 标 1.运用海陆热力差异的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分布,掌握季风环流的形成及分布。 2.运用示意图,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3.结合资料,说明季风的形成、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季风的形成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不同季节陆地气压差异 季节 原因 气压 夏季 陆地_____快于海洋 ___气压 冬季 陆地_____快于海洋 ___气压 升温 低 降温 高 (2)北半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季节 亚欧大陆上的气压 切断的气压带 北太平洋气压中心 冬季 _____ (又称蒙古高压) _____带 阿留申低压 夏季 _____ (又称印度低压) _____带 北太平洋高压 亚洲高压 副极地低气压 亚洲低压 副热带高气压 (3)南半球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①海陆分布:_____占绝对优势。 ②影响:气压带基本保持着_____分布的特征。 海洋面积 带状 2.季风的形成 (1)概念:大范围地区风向随_____作有规律变化的盛行风,叫作季风。 (2)亚洲东部季风 ①冬季:强大的_____高压与阿留申低压、_____低压之间,形成干燥寒冷的偏北风。 ②夏季:太平洋暖湿气流沿着高压的西部边缘吹向陆地,形成暖湿的_____。 季节 亚洲 赤道 东南风 (3)季风的成因 ①_____差异———亚洲东部最为典型。 ②_____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原因———南亚和东南亚的西南季风。 海陆热力 气压带 [名师点拨] 季风的三大特征 (1)季风是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向随季节的更替而改变的现象,这里强调“大范围”是因为小范围地区风向受地形影响很大。 (2)随着风向的转变,控制气团的性质也会改变,例如冬季风寒冷干燥,夏季风温暖湿润。 (3)盛行风向的转变会带来明显的天气变化。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夏季,亚欧大陆上气温高,形成高压中心。 (  ) 2.冬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  ) 3.蒙古高压是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 (  ) 4.风向随时间有规律变化的盛行风都是季风。 (  ) × × √ × 提示:1.× 夏季,亚欧大陆上气温高,形成低压中心。 2.× 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亚洲高压切断。 3.√ 冬季陆地气温低,气压高,在亚欧大陆上形成了蒙古高压。 4.× 大范围地区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盛行风是季风。海陆风风向在一天中也随时间变化。 二、季风气候 1.冬、夏季风源地、性质 (1)冬季风:来自_____内陆,性质_____。 (2)夏季风:来自_____海洋,性质_____。 2.主要类型 自南向北依次是_____季风气候、_____季风气候和_____季风气候。 3.主要分布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高纬 寒冷干燥 低纬 温暖湿润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连一连 将季风与对应的风向连线。 下图为等压线分布图。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季风与季风气候 提示:北半球冬季。亚欧大陆形成势力强盛的冷高压,同纬度海洋上为低压。 问题1 (综合思维)图中气压分布状况为北半球的什么季节?依据是什么? 问题2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图中A气压中心是如何形成的?哪个气压带被切断? 提示: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快,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冷高压切断。 1.海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海陆热力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例相对较大,对气压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北半球7月的气压中心 北半球7月,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所切断,特别是亚欧大陆夏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