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0154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5 第五单元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讲义--高中鲁教版地理选必1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52748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差异性,选必,地理,教版,中鲁,高中鲁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1.说出地球表层差异性的表现及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因地制宜的关系。 2.读图说明陆地自然带的基本类型、分布及特征。 3.读图分析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4.说出非地带性现象的形成。 一、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 1.表现:自然环境各组成_____及其_____上的差异。 2.自然带 (1)概念 (2)特点:形成了一定宽度,并在地球上呈带状分布。 (3)命名:自然带往往以_____类型命名。 3.地域分异规律:体现了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在_____上的规律性,主要包括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和_____地域分异规律。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自然带之间有明显界线。 (  ) 2.自然带相同,气候类型一定相同;气候类型相同,自然带一定相同。 (  ) 3.自然带的地域差异是由纬度位置的差异形成的。 (  ) 二、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影响因素 位置 纬度位置 _____位置 基础 _____ 水分 分布 特征 图形描述 文字描述 大致与纬线平行,沿_____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大致与经线平行,平行于_____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分布纬度 低纬度和_____纬度地区 _____纬度大陆地区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中高纬度更显著。 (  )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低纬度最明显。 (  ) 3.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 (  ) 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垂直地域分异 (1)概念:地表景观随_____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 (2)成因:_____、_____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3)规律:通常纬度越_____,山体越_____,自然带越丰富。 2.非地带性地域分异 (1)影响因素:_____、地形起伏、_____等。 (2)表现: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域分异规律_____。 (3)案例 ①由于受_____的影响,南美大陆太平洋沿岸的荒漠带向北一直延伸到南纬3°附近。 ②安第斯山脉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限制了荒漠向东扩展,形成了南纬3°至南纬30°之间平行于海岸分布的狭长_____带。 ③天山的伊犁河谷受大西洋水汽和高山冰雪融水的影响,在西北干旱区形成了比较湿润的_____环境。 [名师点拨]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又称地方性分异)的主要表现可以分为“缺失”“改变”“条状”“块状”等。 (1)缺失:受海陆分布的影响,某些地区缺失某种陆地自然带,如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 (2)改变: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某些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例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部,受马达加斯加暖流和信风的影响,形成了热带雨林带,而该岛的西部却是热带草原带。 (3)条状:自然带的分布范围受到约束。例如,南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自然带很窄,呈条状分布,就是因为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4)块状:荒漠中的绿洲是受地形、土壤和水分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例如我国新疆的天山和昆仑山山麓的绿洲是由高山冰雪融水在山麓冲积扇出露地表而形成的。  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呈现热带疏林草原景观而非热带雨林景观,你能说说原因吗? 气候类型与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上不同的地区,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代表性植被和土壤。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如图为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问题1 (综合思维)图中自然带分布能否反映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问题2 (综合思维)图中南、北半球自然带分布并不对称,其原因是什么? 问题3 (区域认知)图中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哪个纬度带表现较明显? 问题4 (区域认知)图中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哪个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