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评(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B D A D B D D A A D A D D C A 17.(1)相同点:影响因素均为气温。 不同点:甲汛期是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所致;丙汛期是夏季冰川融水所致。 (2)4、5月,随着气温的升高,蒸发量增加,季节性积雪的融化量不断减少,补给河流的水量减少;同期,农业用水量较大,致使河流流量较小。 (3)流量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汛期出现在夏季和春季,冬季断流,有结冰期;含沙量大。 (4)人类活动规模扩大,沿岸过度使用水资源;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退缩。 18.(1)性质: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易产生海雾。 (2)北冰洋与大西洋之间的通道最为宽阔;乙寒流和丁暖流实现了较为通畅的水热交换。 (3)北冰洋海冰融化,极地东风对海水的作用增强,洋流加速,流出北冰洋的洋流势力增强;对流入北冰洋的洋流势力起减弱作用。 19.(1)东侧低,西侧高;东侧受寒流的影响,西侧受暖流的影响。 (2)自西向东;西侧海水温度低,气流下沉,洋面形成高压;东侧海水温度高,气流上升,洋面形成低压,水平大气由西侧高压流向东侧低压。 (3)东岸洪涝,西岸干旱。 (4)海水水温异常升高,改变了鱼类生活环境,海面自西向东的气流减弱了秘鲁寒流,鱼类饵料减少。 1.C 2.B [第1题,本题考查水体的补给方式分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大气降水少,A错误。季节性积雪融水水量较少,且一般只在春季出现,因此不是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错误。根据材料“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可知,湖水是由泉水涌出形成,因此,该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地下水补给,C正确。冰川融水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会形成汛期,冬季会出现断流;千泉湖是沙漠中的淡水湖,从图中可知,湖泊以南有天山冰川融水,但冰川融水流向湖泊时要经过沙漠,下渗增加,冰川融水补给的更多是地下水,因此该地湖水不是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D错误。第2题,本题考查湖泊面积扩大的原因。该地由于远离海洋,且受到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受到夏季风影响,A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冰川融水增多,更多地补给地下水,从而使地下水补给湖水的水量增加,B正确;该地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冬季积雪量较少,因此冬季积雪影响不大,C错误;植被生长会消耗水资源,植被覆盖率增加短时间内可能会使湖泊面积缩小,而不是增加,D错误。] 3.D 4.A [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图示洋流分布于日本以东的太平洋海域,①处为日本暖流,②处为千岛寒流;②处海面温度低,暖湿气流流经此处较冷海面易形成海雾,D正确。第4题,①处洋流为日本暖流,水温高于周边同纬度海域,A正确;洋流流向与表层海水等温线凸向一致,日本暖流使得流经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北凸,B错误;暖流对沿岸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C错误;日本暖流大致向北流,冬季该地盛行偏北风,对洋流有一定的削弱作用,夏季该地盛行偏南风,对洋流有助推作用,因此该洋流冬季势力偏弱,夏季势力偏强,D错误。] 5.D 6.B 7.D [第5题,本题考查海水等温线的判读。该地是南美洲西海岸秘鲁海区,秘鲁鳀适宜生长的环境是上升流形成的冷水区域,因此应当寻找温度低的海域,由图中等温线分布可知,丁海域温度较低,适合秘鲁鳀的生长。第6题,本题考查厄尔尼诺现象对鱼类的影响。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减弱,因此冷海水上泛的速度以及范围都有所减小,冷水区域整体偏南,因此鱼群分布也整体偏南,所以最能反映渔民捕捞秘鲁鳀线路变化的是向南。第7题,本题考查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减弱,冷海水上泛范围有所减小,带来的饵料减少,鱼群可能减少,导致渔民失业;当地鱼粉加工不可能繁忙;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