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地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10693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23 第五章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课件--高中湘教版地理选必1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39442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自然环境
,
选必
,
地理
,
教版
,
高中
,
课件
(
课件网
)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学习目标 1.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 2.能够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规律,认识区域的自然环境。 3.能结合具体实例,说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自然环境的组成 1.物质组成:_____、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2.主要环境能量:_____和太阳能。 3.组成要素:地形、气候、水文、____和土壤等。 大气圈 地球内能 生物 二、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 (1)整体性的含义:指_____各组成要素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内在联系的规律性。 (2)自然环境的内在联系:各组成要素或各组成部分相互联系、_____和相互渗透。 (3)表现: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可形象地比喻为“_____”。 自然环境 相互制约 牵一发而动全身 2.自然地理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性 (1)表现:自然地理系统具有组成要素不具备的统一的结构和功能,产生_____效应。 (2)强弱:取决于各组分的_____和功能的协调性。 整体性 完备性 [特别提醒] 植物光合作用具有合成有机物的能力,这是整个自然环境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个地理要素的功能。 3.自然地理系统整体性的演替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地理系统不断发生变化,当演变强度超过稳定阈限时,系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重新建立起新的系统结构,产生新的功能,形成新的____。 平衡 三、自然环境整体性与人类活动 1.整体性的意义 2.人类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依据 整体 环境状况 非可再生 微思考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对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 [提示] 使当地植被恢复,水土流失减少,土壤肥力增加,空气湿度增大,温差减小等。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阳光不属于自然地理要素。 ( ) (2)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 ) (3)生产功能是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独立完成的。 ( ) (4)在河流中上游砍伐森林不会对下游地区产生影响。 ( ) × √ × × [提示] (1)× 阳光是太阳辐射的重要表现形式,不断地为地球提供能量,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可形象地比喻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3)× 生产功能是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 (4)× 在河流中上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增加,下游河道淤积,从而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易发生洪涝灾害。 关键能力·情境探究达成 自然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从有文字记载开始,黄土高原就属于森林草原区,在西周、春秋时期,森林覆盖率达53%,当时河流大多比较清澈,枯水季节流量也较大。但随着人口的增加,放牧、农垦活动等增多,到宋代以后,“郁郁葱葱,绿荫冉冉”的景观就消失了。到了明清以后,已经达到无地不耕的地步,且大量陡坡被开垦,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森林只零星地分布在偏僻的山区(下图所示)。 秦汉以前的黄土高原 近代的黄土高原 问题1 (综合思维)材料显示黄土高原地区的哪一自然地理要素发生了变化?引起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植被要素发生了变化。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等破坏林草植被。 问题2 (综合思维)上述要素的变化给黄土高原地区带来什么影响? [提示] 影响: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问题3 (综合思维)上述变化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哪一特征? [提示] 体现了自然环境内在联系的整体性:某一要素或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六章 自然灾害(含答案)(2025-09-18)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2025-09-18)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含答案)(2025-09-18)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四章 地貌(含答案)(2025-09-18)
土壤课件(59张)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2025-09-17)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