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八) 1 2 3 4 5 6 7 8 9 10 B A C D A C D D B C 11.(1)半山地带不易受洪水侵扰;温度适宜;降水较为充沛;适宜农耕和居住。 (2)西部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聚落多分布于河谷地带,呈带状分布;东部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聚落规模大,相对集中,以团聚状为主。 (3)西部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交通建设成本高,难度大,聚落规模小,交通线稀疏;东部地形较平坦,交通建设成本低,聚落规模大且密集,对交通的需求量大,交通网密集。 1.B 2.A [第1题,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深切的河谷地带地势低,气温相对较高,水源充足,适宜城镇的形成和发展。第2题,结合上题判断,西藏城镇分布主要受地形和水源的影响。] 3.C 4.D [第3题,由土楼材料中掺糯米饭可知,土楼主要分布在以水稻为粮食作物的东南沿海地区,C正确。第4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降水丰富,人字形屋顶有利于排水;易受台风影响,墙体厚实为了防风,D正确;依山就势主要是为了军事防御;坐北朝南主要考虑采光。] 5.A 6.C [第5题,a处与b、c、d处相比地形更加开阔平坦,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第6题,由图可知,该地地形开阔平坦,在河流的交汇处易形成城市。] 7.D 8.D [第7题,图示聚落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三面环水,聚落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而不是分布在临河平原地区,主要是因为季风气候,洪涝灾害频发,分布在离河流有一定距离的地势相对较高地带,使聚落地势高于洪水位,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对聚落的危害,D正确;山区地势起伏大,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聚落分布越靠近山区,则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越多,A错误;靠山建住房不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例如聚落位于山地迎风坡,则地形雨丰富,暴雨侵袭更严重,B错误;靠近山区,更容易受山洪威胁,且山区附近也不利于地震逃生,有利于地震逃生的地形为平坦开阔地区,C错误。第8题,坡度陡的地区,地势起伏大,修建梯田种粮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梯田应修建在坡度较小的山区,A错误;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容易造成水污染,规模过大还会对其他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B错误;大力发展山区旅游,有利于增加当地居民收入,但对改善生态环境没有明显的作用,不合理的旅游活动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C错误;在山坡有计划地栽培果树,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保持水土和改善生态环境,D正确。] 9.B 10.C [第9题,两条交通线平行走过,因此不利于共用原有公路桥梁,排除①;在成都市和兰州市之间没有可供通航的大河,排除②;铁路、公路距离近,利于铁路建设物资运输,③正确;材料中二者“基本平行且距离很近”说明,在成兰铁路建设过程中利用了在以前成兰公路建设过程中改造的地形,利于减少工程造价,④正确。故B正确。第10题,本题易错是由于对不同地区桥隧比的影响因素不能正确认识。京沪高铁穿过地形区主要为平原,为了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多以桥代路,因此桥梁比高;成兰高铁穿过地形区从海拔500 m的成都平原上升到海拔3 400 m的青藏高原东缘,沿线地势起伏大,修建隧道多。] 11.第(1)题,当地位于横断山区,地质灾害频发,河谷地区容易受到洪水侵扰,且海拔低气温高,半山地带温度适宜,且位于迎风坡降水较为充沛,适宜农耕和居住。第(2)题,四川省的东部主要为盆地和丘陵,地形平坦开阔,聚落规模大,相对集中,以团聚状为主。西部以高原高山为主,地形崎岖,山高谷深,聚落相对分散于河谷地带,呈带状分布。第(3)题,四川省东部地形相对平坦,聚落规模大且密集,交通建设成本低,交通线稠密;西部地形崎岖,地势起伏较大,交通建设的难度大,成本高,聚落规模小,交通线路稀疏。 1 / 2课时分层作业(八) 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 下图为西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