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1265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08 第二章 章末综合测评(二) 地表形态的变化 课件--高中中图版地理选必1

日期:2025-10-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3次 大小:46459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表,选必,地理,图版,中中,高中中
  • cover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第1课时 反应热 焓变(基础课)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变化 章末综合测评(二) 地表形态的变化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雅丹地貌,现泛指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下面两图示意两种常见的雅丹地貌。据此完成1~2题。 图1         图2 1.图1为平顶方山状雅丹地貌,推测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为 (  ) A.风力堆积形成 B.流水沉积作用 C.风力侵蚀残留 D.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 √ 2.图2为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风速较快的地方,分析两侧坡度差异及成因(  ) A.陡坡为迎风坡,侵蚀而成 B.缓坡为迎风坡,堆积而成 C.陡坡为迎风坡,堆积而成 D.缓坡为迎风坡,侵蚀而成 √ 1.B 2.A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雅丹地貌是一种风蚀地貌,它是在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上形成的,所以图1中的这种平顶方山状雅丹地貌,其顶部平坦应该是早期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B正确;风力堆积和风力侵蚀不是该地貌顶部平坦的主要原因,A、C错误;地壳运动产生地形抬升一般形成面积较大、地势高耸的地貌,D错误。第2题,鲸背状雅丹地貌多出现在常年风速较大的地方,受大风的长期吹蚀,迎风坡的岩石侵蚀比较严重,逐渐形成了陡坡,另一侧为背风坡,侵蚀作用较弱,因此为缓坡。故选A。] 下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读图,完成3~4题。 3.形成图中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 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 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 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 4.导致图中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 A.垂直抬升 B.水平拉张 C.水平挤压 D.岩浆喷发 √ √ 3.D 4.A [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图中岩层层理结构明显,应该是沉积岩,A、C错误;图中岩层多次出现坡度较大的陡崖,应该是垂直裂隙发育,岩石被侵蚀形成,该地区位于粤北山区,属于湿润地区,风力侵蚀较弱,以流水侵蚀为主,D正确,B错误。第4题,图中岩石为沉积岩,最初形成于低地,形成沉积岩后,受地质构造运动的影响,间歇性的垂直抬升作用使得该地区的地貌发生了变化,因此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垂直抬升,故选A。]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断层 (  ) 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 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 √ √ 5.A 6.D [第5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①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不可溶蚀,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①。第6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A错误;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B错误;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C错误;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D正确。] 读图,回答7~8题。 甲      乙 7.该地区的地形和地质构造分别是(  ) A.平原、背斜 B.盆地、向斜 C.山地、向斜 D.谷地、断层 8.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