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1330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8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答案)--高中中图版地理选必1

日期:2025-09-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1次 大小:4234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对气候的影响,选必,地理,图版,中中,高中中
    课时分层作业(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B B A B B B C C D D A 13.(1)成因: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影响: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沿海地区降水丰沛。 (2)如下图,要求:①赤道低气压带的位置要南偏;②两个风带的风向无误。 (3)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区域降水丰富。原因: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信风带控制区域一般降水较少。原因:气流从高纬流向低纬,水汽不易凝结。 1~2 第1题,根据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可知①为东南信风带,②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③为中纬西风带。第2题,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本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掌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影响。 3~4 图中①为亚洲低压,②为夏威夷高压,④为亚速尔高压。亚欧大陆上被低压控制,为北半球的夏季。 5~6 第5题,赤道地区受热多,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带,称为赤道低气压带;从图中可以看出,30°N处形成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带。第6题,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大气在接近地面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大气中的水汽不易凝结,因此不易形成降雨,因纬度低,气温高,因此气候特征表现为炎热干燥。 7~8 第7题,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是东亚季风气候的发源地,因此东亚季风气候区受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影响较大。日本、中国、堪察加半岛均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受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影响较大;图中显示中亚地区该线位置最稳定,说明中亚地区受西伯利亚高压影响的冬季气候特征稳定,受西伯利亚高压特征线变动影响小。第8题,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由冬季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其强弱取决于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的温度差异。 9~10 第9题,由图可知,澳大利亚北部盛行风向为西北,1月受太阳直射点南移的影响,全球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东北信风向南过赤道向左偏转,形成西北风,所以甲地盛行风的主要成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第10题,由图可知,甲地盛行的西北风为迎岸风,降水量大,且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季节为南半球夏季,气温高,A错误;乙地位于低气压南侧,所以盛行风向应为东南信风,B错误;丙地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此时是当地夏季,当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少雨,C错误;丁地处于亚热带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夏季盛行迎岸风(偏东风),温暖多雨,D正确。 11~12 第11题,6月对应的曲线相对平直,说明此时段夏季风前端的位置变化不大。此时段夏季风的势力与北方冷气团势力相当,形成准静止锋,导致锋面雨带徘徊不前,在江淮一带形成著名的梅雨天气。第12题,读图可知,雨带位于①时,雨带在25°N附近,我国该纬度地区属于华南地区,因此华南地区进入雨季;雨带位于②时,长江流域进入雨季,位于东北的辽河流域还没有进入雨季,水循环不是最活跃的时期;渤海沿岸纬度较高,离热带海域较远,受台风影响较小;东南沿海降水丰富,气候湿润,一般不会出现沙尘天气。 13.第(1)题,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气压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形成夏季风。根据海陆位置及夏季风来自海洋可知此时当地的气候状况。第(2)题,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南移。第(3)题,分析1月赤道附近气压带与风带对降水的影响,可以从大气运动状况等方面考虑。 1 / 2课时分层作业(八)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52分 下图为地球上局部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