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1339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专题强化练1 光照图的判读(含答案)--高中中图版地理选必1

日期:2025-11-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4次 大小:3422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判读,地理,图版,中中,高中中,答案
    专题强化练(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 B C D A C B B A D D D B D 15.(1)夏至日 (23°26′N,180°)。 (2)该日南、北极圈之间越往北昼越长,三地由南到北排序为乙地、甲地、丙地,即昼长丙地>甲地>乙地。 (3)因为正午太阳高度角H=90°-23°26′,则倾角α=90°-H,所以α=23°26′。 1~2 第1题,由材料“图中最外圈纬线为60°S”可知,该半球为南半球,T2日期黑夜范围与南极圈相切,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其应为12月22日前后;斜线区域为T1日期过后的T2日期黑夜范围,因此T1日期在9月23日和12月22日之间,A、B错误;读图可知,90°E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12:00;世界时为0°经线的地方时,90°E与0°经线时差为6小时,则0°经线的地方时为6:00,因此T1日期该时刻世界时为11月7日6:00,C正确,D错误。第2题,根据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同一纬线的昼夜长短在一年中有两个日期相同(除二至日),且这两个日期近似并关于二至日对称。北京再次出现与T1日期昼长相同的日期,应该是关于冬至日对称的两个日期,即与冬至日间隔的日期相同,T1时期在冬至日之前,另一日期应在冬至日之后、春分日之前。由上题分析可知,T1日期为11月7日,与其关于冬至日对称的日期为2月6日前后。故选B。 3~5 第3题,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晨线以西为夜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长,故根据晨线倾斜角度可以推测①为夏至日晨线位置;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短,故③为冬至日;2月初和春、秋分日相比,2月初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等分,故可以推测④为2月初晨线,②为春、秋分日晨线位置。第4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射同一条纬线时,晨昏线倾斜角度一致,二月初大致在立春前后,结合二十四节气图可知,立冬和立春关于冬至日(即南回归线)对称,两个节气对应的太阳直射点位置大致相同,故其晨线位置也最为接近。第5题,结合上题可知,②为春、秋分日,③为冬至日,②至③三个月期间,表明②表示秋分日,秋分日至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不断向南移动,故成都昼短夜长,昼渐短,太阳直射点和成都两地之间的纬度差不断变大,其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 6~8 第6题,结合材料可知,图中所示虚线表示的北半球纬线上各点的太阳高度均大于0°,说明该纬线上出现了极昼现象,极点应位于QR的中点;根据P、Q、R之间的太阳高度度数差及极点的位置可知,P点正午太阳高度与极点相差20°,则纬度相差20°,故P点纬度为70°N,即70°N恰好出现极昼,故太阳应直射20°N;且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的地方时应为12:00,根据此时北京时间为7:00,可推算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65°W。第7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太阳直射北半球,位置越偏北,距离北极点越近,昼长越长。根据P、Q、R、S四点与北极点的太阳高度差,即纬度差,可判断其昼长由短至长依次为:S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