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1354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6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含答案)--高中中图版地理选必1

日期:2025-09-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8次 大小:17529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选必,地理,图版,中中,高中中,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A B C A A A D C B C A 13.(1)岩浆侵入沉积岩体;缓慢冷凝形成花岗岩体。 (2)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 (3)内力抬升,河流(外力)不断侵蚀下切。 1~2 第1题,沉积岩中含有化石,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属于变质岩。第2题,煤炭属于沉积岩,与含翼龙腿骨化石的岩石形成原因相同。 3~4 第3题,结合图文信息可知,箭头为内力作用,甲、丙、丁都有箭头指向,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没有箭头指向的才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图1中只有乙没有箭头指向,则乙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第4题,图2是有气孔呈黑色的岩石,这是喷出型岩浆岩玄武岩的主要特征。图1中箭头都指向甲,而指出的箭头只有一个,因此甲是岩浆,则丙是岩浆岩。因此该岩石对应图1中的丙。 5~6 第5题,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甲是沉积岩;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丙是岩浆;岩浆经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③是冷却凝固作用,乙是岩浆岩,丁是变质岩。即可得出①是外力作用,②是变质作用,③是冷却凝固作用,④是重熔再生作用。第6题,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是红色砂砾岩,属于沉积岩,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对应图2中的甲。 7~8 第7题,读图可知,图a中的岩石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为沉积岩,图b中乙由岩浆转变而来,且没有经过火山喷发,为侵入型岩浆岩,丁为喷出型岩浆岩,甲为沉积岩,丙为变质岩。第8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图b中①表示的是风化、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②表示的是变质作用;③表示的是固结成岩作用;④表示的是冷却凝固作用。 9~10 第9题,花岗岩是侵入型的岩浆岩。第10题,图中的圆形大石头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下冷却凝固形成的侵入岩,这些岩石随着地壳上升来到地表,受到外力的风化侵蚀,形成圆形大石头。 11~12 不知道主要岩石类型和成因是错答的主要原因。第11题,结合材料判断,“血迹石”属于沉积岩,“千人石”属于岩浆岩。花岗岩与玄武岩属于岩浆岩,石灰岩与砂岩属于沉积岩,大理岩与片麻岩属于变质岩。所以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石灰岩和玄武岩。第12题,“血迹石”为沉积岩,故其形成是受外力作用的结果;“千人石”为岩浆岩,一定不会有化石,岩浆岩是岩浆冷却凝固之后产生的,没有经历变质作用。 13.第(1)题,花岗岩是一种由火山爆发的熔岩在受到相当的压力的熔融状态下隆起至地壳表层,岩浆不喷出地表,而在地底下慢慢冷却凝固后形成的构造岩。第(2)题,沉积岩具有两大显著的特征,一是具有层理构造,二是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第(3)题,花岗岩是岩浆活动侵入到地壳上部形成的侵入岩,形成侵入岩后,经地壳内力抬升,出露地表,后在河流(外力)不断侵蚀下切作用下,花岗岩体出露地表。 2 / 2课时分层作业(六) 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及循环 说明:选择题每小题3分,本套试卷共46分 浙江翼龙是一种生活在晚白垩纪水滨附近的大型古爬行动物,其能飞翔,以鱼为食。下图展示的是浙江临海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翼龙腿骨化石。据此完成1~2题。 1.存在该化石标本的这一岩层最可能是(  ) A.片麻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石英岩 2.下列与该化石成因相同的是(  ) A.煤炭 B.花岗岩 C.玄武岩 D.铁矿石 图1为三类岩石以及岩浆相互转化示意图(箭头为内力作用),图2为某研学小组在野外采集到的岩石(有气孔)。据此完成3~4题。 3.由外力作用形成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图2中岩石属于(  ) A.甲 B.乙 C.丙 D.丁 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读丹霞地貌景观图(图1)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2),完成5~6题。 5.图2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