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1623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复习课 课件(34页PPT)-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09-2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27740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第十三,九年级,2024,科版,物理,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复 习 课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 识 结 构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汽化 凝固 液化 凝华 升华 吸热 吸热 吸热 放热 放热 放热 温度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 物态变化 温度计 测量 原理 使用 变化 一、温度 1.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的物理量,温度的测量工具是_____。 2.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_____的性质。 3. 温度的单位是_____,单位符号是_____,摄氏温度的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___,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 冷热程度 温度计 热胀冷缩 摄氏度 ℃ 0 ℃ 100 ℃ 要 点 回 顾 开尔文 量程 分度值 容器壁 容器底 稳定 相平 热力学温度 6. 体温计: (1)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分度值是_____。 (2)体温计的使用:可以_____人体读数(有个_____———管内汞只能上不能下);用酒精消毒;使用前用力向下_____(目的是使汞回到玻璃泡内)。 35~42 ℃ 0.1 ℃ 离开 缩口 甩 二、熔化和凝固 1. 熔化:物质从____态变成____态,熔化过程要____热。 2. 晶体:晶体熔化的特点是_____;常见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等。 3. 非晶体:非晶体熔化的特点是_____;常见非晶体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 凝固:物质从____态变成___态,凝固过程要___热。 5. 晶体有凝固点:凝固过程_____热,_____。 6.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凝固过程_____热,_____。 固 液 吸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冰 萘 海波 金属 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石蜡 沥青 松香 玻璃 液 固 放 放 温度保持不变 放 温度不断下降 三、汽化和液化 1. 汽化:物质从____态变成____态,要_____热;汽化的方式有_____和_____。 2. 蒸发: (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在_____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_____、_____、_____。 (3)蒸发过程要____热(利用蒸发吸热有____作用)。 液 气 吸 蒸发 沸腾 液体表面 液体表面积 液体温度 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 吸 制冷 3. 沸腾: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_____和_____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腾过程的特点:_____、_____。 (3)沸腾的条件:_____,_____。 4. 液化:物质由_____态变成_____态,要_____热;液化的方法:_____或_____。 内部 表面 吸热 温度保持不变 达到沸点 继续吸热 气 液 放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四、升华与凝华 1. 升华: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_态。 升华过程要_____热。 2. 升华现象:冰冻的衣服变干、干冰制冷、樟脑丸消失、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 3. 凝华:物质从_____态变成_____态。 凝华过程要_____热。 4. 凝华现象:霜的形成、冰花的形成、雾凇的形成、雪的形成、灯泡内壁变黑。 固 气 吸 气 固 放 五、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1.温室气体使太阳的热量聚集在地球周围,导致全球变暖,这就是常说的_____。 2.有时候我们会采用人工降雨来解决旱情危机,其方法为:将干冰撒入云层,干冰_____,从周围空气中吸热,空气中水蒸气_____成小冰粒,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吸热_____变成水,形成降雨。 升华 凝华 熔化 温室效应 热 点 题 型 考点一 温度计的使用 考点解读:1.估计被测物的温度,选择合适温度计(不能超过量程)。 2.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不能碰底和壁)。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不能拿出、视线平视)。 4.读取数据后取出温度计。 例1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100 ℃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 D   1.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是判断是否“感冒”的有效措施之一。如图所示,该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