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1626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实践 探究在沙漠中如何取水 课件(18页PPT)- 2025-2026学年物理沪科版(2024)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1-26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29212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8页,九年级,2024,科版,物理,学年
  • cover
(课件网) 实践 探究在干旱地区如何取水 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1.了解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收集露水的方法和原理,了解影响收集露水多少的因素。 2.能安全并规范地使用工具,会制作收集露水的工具。 3.能根据收集露水的多少,提出改进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评估。 学 习 目 标 气态 固态 液态 凝固 熔化 液 化 汽 化 凝华 升华 复 习 回 顾 物态变化分类 汽化的两种形式是什么? 液化的条件是什么? 生活中液化现象 (如露水、雾、冬天玻璃上的水珠) 蒸发与沸腾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情 境 引 入 沙漠中的生存挑战 沙漠地区极端干旱,如何利用物态变化原理获取饮用水? 思考 该过程涉及哪些物态变化? 白天汽化,夜间液化 一、实验探究———模拟露水的形成 演示实验:金属板冷凝法收集露水 材料:铝板、酒精灯、烧瓶、水、冰块。 步骤:加热烧瓶中的水,产生水蒸气(模拟沙漠白天汽化)。将低温铝板(上面放置冰块降温)置于烧瓶上方,观察现象。 现象:铝板下方出现小水滴,滴入下方容器(模拟夜间液化)。 结论:水蒸气遇冷液化,液化过程放热。 两种露水收集方法对比 1. 金属板冷凝法 原理:金属导热性好(如铝板),夜间快速散热,表面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露水。 2. 植物叶面收集法 原理:植物蒸腾作用释放水汽(汽化),夜间水汽在叶面及覆盖物表面液化,同时植物温度调节使周围湿度升高,促进液化。 对比实验:覆盖塑料膜的植物区域比裸露区域露水收集量增加 30%。 影响液化效率的因素 为什么金属板比塑料布更易收集露水? 沙漠清晨露水较多的原因是什么? 导热性差异 夜间降温幅度大,湿度相对较高 总结规律 因素 对液化效率的影响 物理原理 温度差 温差越大,液化越快 水蒸气遇冷程度决定液化速度 材料导热性 导热性好→降温快→液化快 金属板散热效率高于非金属 空气湿度 湿度越大,水汽越多 单位体积水蒸气含量高,液化量多 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案例 1:浴室水管的秘密 现象:冷水管布满水珠,热水管无水珠。 原理:空气中热的水蒸气遇冷水管液化,附着于冷水管;热水管温度高,水蒸气无法液化。 迁移应用 均利用低温物体使水蒸气液化 提问:该现象与沙漠取水的共同点是什么? 生活中的液化现象 案例 2:冰箱冷藏室水珠。 迁移应用 分析:打开冰箱时,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 “白雾”,与露水形成原理一致。 课堂实验 ——— 设计简易取水装置 任务:用现有材料制作小型露水收集器 材料:铝箔纸、塑料杯、喷壶(模拟水蒸气) 要求: 利用铝箔纸设计低温冷凝面。 演示水蒸气液化过程及收集方法。 评价要点: 是否体现 “降温→液化→收集” 的物理逻辑。 装置是否优化表面积或导热性(如折叠铝箔纸增大面积)。 知识拓展 ——— 水资源与物态变化 跨学科思考 全球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降水不均、气候变暖导致汽化加剧,部分地区液化(降水)减少。 人为节水措施:喷灌滴灌(减少汽化浪费)、污水处理(循环利用汽化 - 液化后的水资源)。 课 堂 小 结 物态变化应用 核心知识 汽化:液态→气态,吸热 液化:气态→液态,放热,需遇冷 实践案例 沙漠取水:汽化(白天)→液化(夜间) 浴室水珠:热蒸汽遇冷液化 科学方法 控制变量法(对比材料导热性) 模型构建(模拟露水形成实验) 当 堂 检 测 1.露水的形成属于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该过程_____热量(选填 “吸收” 或 “放出”)。 液化 放出 2.下列方法中,能加快水蒸气液化的是_____ 。 A. 提高水蒸气温度 B. 降低物体表面温度 C. 减少空气湿度 B 3.为什么沙漠中夜间用金属板收集露水的效率比白天高? 解:夜间气温低,金属板与空气温差大,水蒸气易液化;白天高温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