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1803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课件(共18张PPT+视频)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72959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3课,朝前,中期,鼎盛,危机,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发生后的许久,人们才会感觉到切肤之痛。清朝统治使中国丧失了250年,而关键与西方的时间落差恰恰是康雍乾三代的138年。 ———戴逸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一)康乾盛世 清·徐扬《盛世滋生图》 清朝形势图(1820年) 经济发展、人口众多 疆域开拓并巩固 政局稳定 表现:政局稳定,经济繁荣,疆域开拓并巩固,史称“康乾盛世”。 (一)康乾盛世 康熙帝 爱新觉罗·玄烨 雍正帝 爱新觉罗·胤禛 乾隆帝 爱新觉罗·弘历 康熙 乾隆 雍正 1661 1722 1796 1735 皇祖、皇考至朕躬百余年来,皆亲揽庶务,大权在握…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身亲理…若要将务分任于人,则断不可行。 朕亲自览阅批发,从无留滞,无一人赞襄于左右。 思考:康、雍、乾三位皇帝有什么特点?反映出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 皇帝勤政,乾纲独断,大权独揽 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 1.奏折制度 清初官制,多因明法,通政司受内外本章,有敷奏封驳之权……胤禛以通政司职权太重,扼中外庶政之要,主之者不得其人,或与政府因缘为奸,乃别设奏事处,命内外诸臣,有机密事,改用折奏,直达御前……又以督抚一人之耳目有限,各省之事岂无督抚所不及知,或督抚所不肯言者,于是又有准提、镇、藩、臬具折奏事之旨,即道员武弃等亦间有之。” ———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卷》 雍正奏折 思考:奏折如何强化对官僚的控制? ①便于获取信息 ②提高决策效率 ③强化官僚管控 奏折制度的作用? 皇帝了解下情、官员互相监督 臣下缄封直达御前,天子亲拆亲阅,旁人不得与闻。 ———佐伯富 诸王文武大臣等知有密折,莫测其所言何事,各加警惧修省。 ———康熙 题本 通政司 皇帝 转递 收交 专递 在密折制度的全面延伸下,雍正掌握着大量官员的行踪。曾有着这样一个生动的故事: 状元出身的王云锦与亲朋一起晚上玩叶子戏,最后在收拾牌的时候,发现一张牌怎么也找不到了。第二天,雍正问他说“夜间何以为欢?”,王云锦如实回奏,雍正笑道:“不欺暗室,真状元郎” ,显出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然后从袖中拿出了一张麻将牌丢给了他。 ———摘编自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 2.军机处 清初,中央政权机构大体采用明朝制度,设内阁,置六部。但还保留着满洲贵族组成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其权力凌驾于内阁、六部之上。顺治、康熙均受过不同程度的胁迫。 ———赵学聪《中国中央专制集权制度的演变》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内阁 皇帝 军机处 ①汉人文官:内阁,掌握机要文书 ②八旗旗主:议政王大臣会议 思考:哪些部门对加强专制造成障碍? 议政王大臣会议 处理一般文书 处理机要文书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 2.军机处 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赵翼《簷曝杂记》 皇上曰可,臣亦曰可;皇上曰否,臣亦曰否。上有忧勤之圣,下无翼赞之贤,此其所以逊于唐、虞也。 ———齐周华《唐孙镐讨诸葛际盛檄文》 跪受笔录 养心殿 军机处 内阁 性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雍正后) 一、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二)君主专制的加强 3.文字狱 皇帝 案名 “犯罪证据” 康熙 庄廷鑨案 直呼努尔哈赤为“奴酋”、清兵为“建夷” 康熙 徐骏案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数” 雍正 吕留良案 “清风虽细难吹我,明月何尝不照人” 雍正 查嗣庭案 科考出题“维民所止” 乾隆 胡中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