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20)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C A B B C C D B 1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0分)(1)基质(1分) 甲、乙(1分) (2)14CO2→3-磷酸甘油酸→(14CH2O) 增加 (3)3-磷酸甘油酸和CO2 适当增加环境中的CO2浓度 1.C [没有CO2,离体叶绿体只是进行了光反应,不能进行完整的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A错误;气泡中的物质为O2,可在线粒体内膜与NADH结合产生H2O,B错误;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是叶绿体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光反应,Fe3+被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性辅酶Ⅱ还原为Fe2+,C正确;遮光条件下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产生气泡,D错误。] 2.C [Y1和Y3是O2,Y2和Y4是18O2,因此Y2的质量大于Y3的质量,A正确;④中小球藻含有,而①中小球藻含有(CH2O),故④中小球藻的质量大于①中小球藻的质量,B正确;②与④中H2O均被18O标记,单位时间内等量小球藻消耗等量的水,剩余水的质量也相等,C错误;在试管①和②中原有质量相等的情况下,②中释放的是,而①中释放的是O2,故剩余质量①大于②,D正确。] 3.C [恩格尔曼把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放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发现需氧细菌主要分布在红光和蓝紫光照射的地方,该实验证明了水绵光合作用主要利用红光和蓝紫光,A正确;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为希尔反应,B正确;鲁宾和卡门采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释放的氧气中的氧来自水,C错误;卡尔文利用同位素示踪法探明了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中的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途径,D正确。] 4.A [光合作用可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是指植物进行水的光解,将光能转变成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产生氧气,氧气易于检测,A正确、B错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实质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固定二氧化碳并还原成糖类,故检测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及糖类的合成量更适于测定藻类是否完成暗反应,C、D错误。] 5.B [绿叶中色素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具有吸收光能的作用,A正确;图中B代表 O2 ,光反应阶段产生的O2可以释放到叶绿体外,供植物呼吸所用,C代表ATP,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只供给暗反应利用,不能供植物主动运输所用,B错误;ATP是在光反应阶段产生,供给暗反应利用,则ATP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的基粒到叶绿体基质,C正确;F表示暗反应阶段,暗反应过程将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储存起来,D正确。] 6.B [光源由白光变为相同强度的绿光后,光反应速率变慢,所以水的光解变慢,O2释放减慢,A不符合题意;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ATP去还原C3,光反应减弱后,导致C3的还原减弱,则C3消耗量减少,C3剩余含量相对增多,B符合题意;由于光反应变慢,所以水的光解变慢,产生的NADPH减少,导致NADPH含量下降,C不符合题意;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ATP去还原C3,光反应减弱后,导致C3的还原减弱,则C5生成量减少,而C5固定CO2生成C3的过程不受影响,所以C5含量下降,D不符合题意。] 7.C [花青素存在于液泡中,A错误;图中所示的酶是和暗反应有关的酶,主要存在叶绿体基质中,B错误;甲和H2O是光反应的原料,乙和NADPH及丙是光反应的产物,乙被排出,丙和ADP相互转换,所以甲为光能,乙是O2,丙是ATP,除此之外暗反应还需要CO2参与,①是CO2固定,丁是C3,C正确;若CO2浓度突然下降,CO2固定速度减慢,C5消耗速度减慢,C3还原速度暂时不变,C5生成速度不变,则C5的含量短时间内会增加,D错误。] 8.C [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在不同的时间杀死小球藻,统计碳转移途径,A正确;碳是有机物最基本的元素,14C可以标记暗反应产物出现的顺序,B正确;仅30秒的时间,CO2已经转化为许多种化合物,因此,要确定CO2转化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