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13660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文本对应练11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 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21次
大小:5513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张
登高
,
必修
,
语文
,
高中
,
答案
,
琵琶
文本对应练(十一)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高 *琵琶行并序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烟涛微茫信难求 信:相信 B.弦弦掩抑声声思 思:思念 C.虎鼓瑟兮鸾回车 回:回旋,旋转 D.我欲因之梦吴越 因:于是 2.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B.浔阳江头夜送客 C.渚清沙白鸟飞回 D.失向来之烟霞 3.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艰难苦恨繁霜鬓 B.老大嫁作商人妇 C.青冥浩荡不见底 D.失向来之烟霞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 ) A.虎鼓瑟兮鸾回车 B.栗深林兮惊层巅 C.云青青兮欲雨 D.对此欲倒东南倾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衰弱生命顽强抗争的精神。 (2)山路盘旋,景色优美。同学们一边攀爬,一边欣赏美景,不觉天色已晚,于是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_____,_____”。 (3)《琵琶行并序》中表现诗人听到琵琶女演奏的音乐及其身世遭遇之后产生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送 别 李 白 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 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 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根据本诗内容可知,诗人的友人即将乘船出发,沿水路驶往三峡方向。 B.诗人表示友人将去的地方景色优美,而友人的风采正与这美景相称。 C.本诗最后两句的表达方式,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曾使用。 D.诗中前后两次使用“君”,都是指即将离别的友人,含义并无不同。 (2)尾联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两句在抒情方式和表达效果上都有所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九日五首(其一)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①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注】 ①竹叶:指竹叶青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以“重阳”二字引起“饮酒”“登高”的传统习俗,照应诗题中的“九日”。 B.诗人虽登台却不能饮酒,连菊花也不开放,这让诗人倍感失落和无奈。 C.颈联虚实相生、视听结合,“日落玄猿”和“霜前白雁”牵动着诗人愁绪。 D.该诗全篇皆为对句,语言自然流转,苍劲有力,既有气势,更见性情。 (2)本诗和《登高》同为唐大历二年杜甫客寓夔州之作,《登高》中的“艰难苦恨”在本诗尾联中也有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寄殷协律① 白居易 五岁优游同过日,一朝消散似浮云。 琴诗酒伴皆抛我,雪月花时最忆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云南省文山州砚山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古诗词诵读 (pdf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二单元 革命文化与文学(pdf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一单元 经典理论与哲学(pdf版)(2025-09-30)
高中语文读写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四单元 外国戏剧与诗歌(pdf版)(2025-09-30)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