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复习任务群一 现代文阅读Ⅰ 把握共性之“新” 打通应考之“脉” 专题2 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第一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基础课时7 物质的检验 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学习 任务 1.学会根据物质性质设计物质检验的实验方案,培养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素养。 2.了解探究物质性质和变化的实验方法,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必备知识 自主预习储备 一、物质的检验 2.碳酸盐的检验 盐 检验方法 反应原理 说明 碳酸盐 与盐酸反应,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_____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与BaCl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2HCl=== _____,=== _____;Na2CO3+BaCl2=== _____ 会对的检验产生干扰,可用BaCl2溶液区别和 浑浊 CaCO3↓+H2O 3.蛋白质的检验 (1)检验方法(之一):灼烧。 (2)实验现象:蛋白质在火焰上燃烧时有_____的气味。灼烧法可区别蛋白质纤维(如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植物纤维(如棉、麻制品,成分是纤维素)。 烧焦羽毛 的检验 (1)实例探究:取一支试管,加入2 mL NH4Cl溶液,再加入2 mL _____溶液,_____试管,将_____ (或pH试纸)靠近试管口: ①观察到的试纸颜色变化是_____ _____。 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NaOH(合理即可) 加热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 变蓝 (2)方法总结:取少量待测液,加入_____溶液,并_____,若产生_____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有。 5.氯离子的检验 取少量待测样放入试管中,滴加适量用_____酸化的_____溶液,若产生_____,则说明溶液中含有Cl-。 NaOH(合理即可) 加热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变蓝 稀硝酸 AgNO3 白色沉淀 的检验 (1)实例探究: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K2SO4溶液,再滴加几滴_____和_____溶液,生成_____沉淀,该沉淀不溶于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方法总结:检验方法:取少量待测液,先加入_____,无现象后再滴加_____溶液,若产生_____沉淀,则原溶液中含有。先加入_____的目的是排除_____等离子的干扰。 稀盐酸 BaCl2 白色 稀盐酸 K2SO4+BaCl2===BaSO4↓+2KCl 过量稀盐酸 BaCl2 白色 盐酸 Ag+、S、C(合理即可) 7.焰色反应 (1)定义: 许多_____在火焰上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称为焰色反应。 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 (2)操作 (3)几种金属的焰色: ①钠元素的焰色反应呈____色。 ②钾元素的焰色反应呈____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 (4)应用: ①检验_____的存在,如鉴别NaCl和KCl溶液。 ②利用焰色反应制节日烟火。 微点拨: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钾元素的焰色反应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黄 紫 金属或金属离子 8.现代分析方法 (1)用_____确定物质中是否含有C、H、O、N、S、Cl、Br等元素。 (2)用_____确定物质中是否存在某些有机原子团。 (3)用原子吸收光谱仪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_____。 元素分析仪 红外光谱仪 金属元素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时,可先用稀盐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 ( ) (2)加入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检验某未知溶液中是否含有。 ( ) (3)如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能够观察到紫色火焰,则肯定有钾元素,可能有钠元素。 ( ) × × √ 二、物质性质和变化的探究 1.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二氧化碳通入水中,向其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成____色 有____性 物质生成 加热该红色液体 有_____从溶液中逸出,溶液重新变成____色 生成的____性物质不稳定 红 酸 气泡 紫 酸 2.实验探究铝的性质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观察比较铝片在打磨前后的光泽 铝片在打磨前没有金属光泽,打磨后有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