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第二课 《青春期身体变化》教学设计 学科 体育与健康 年级 三年级 课型 新授课 学期 三年级(全) 课题 第二课 《青春期身体变化》 课时 1 课标要求 本课要求学生理解青春期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重点掌握生长突增现象和性征发育特点。通过认识第一性征和第二性征,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身体认知观。同时培养学生正确对待身体变化的积极态度,了解均衡营养、适当运动和充足睡眠对青春期健康的重要性,为健康成长奠定基础。了解生长突增、第一性征、第二性征的概念和意义,以及青春期身体的各种变化,知道运动和日常交往中的身体边界,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不受侵犯。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华师大版三年级教材,主要介绍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三个方面:生长突增现象、性征发育和变化原因。教材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生动展示了青春期男女生的典型变化特征。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前期或初期,开始出现一些身体变化迹象。部分学生可能对这些变化感到困惑或羞耻,需要科学引导和正确认知。 核心素养目标 1.科学认知:了解青春期身体变化的科学原理。2.健康生活:建立对身体变化的正确态度。3.人际交往:学会尊重个体差异。4.心理调适:培养积极面对变化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 生长突增的特征和个体差异。第一性征与第二性征的区别。青春期身体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 性征发育的科学解释。青春期荷尔蒙作用的通俗化理解。消除学生对身体变化的羞耻感。 课前准备 1.准备青春期生长曲线图。2.收集姚明、邓亚萍等名人的青春期成长故事。3.准备测量身高体重的工具。4.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动画视频《小树苗的成长》,展示植物从种子到开花结果的变化过程提问引导:"同学们,你们发现自己的身体最近有什么变化吗?"什么是青春期呢 3.出示课题"青春期身体变化",明确学习目标。 1.观看视频并思考问题。2.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身体变化,认识青春期。3.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通过植物生长类比引入,降低学生对敏感话题的紧张感,激发学习兴趣,建立与生活经验的联系,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消除学生对青春期话题的紧张感。 探究新知 一、生长突增现象1.展示生长曲线图,讲解生长突增的定义和特征。2.解释"身高每年可以增长6~12厘米,体重每年可增加10千克"的数据。生长突增是指在青春期身体增长最快的现象在这一时期,身高每年可以增长6~12厘米,体重每年可增加10千克。3.组织学生进行身高测量活动。相互量一量同桌的身高,是否在生长曲线范围。4.了解每个人的生长过程并不一定经历相同程度的突增,而是因人而异。每个人都会经历生长突增吗 是的,每个人在青春期都会经历生长突增,只是经历的时间和突增的程度会有所不同。5.强调均衡营养、适当运动和充足睡眠的重要性。 生长突增是进入青春期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在身高和体重的迅速增长与增加。均衡营养、适当运动和充足睡眠是青春期长高的三大秘诀。二、性征发育1.讲解第一性征(生殖器官差异)和第二性征的区别。第一性征:指两性生殖器官的差异,是区分男生和女生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一性征是指男生和女生的生殖器结构和功能两方面均不相同。第二性征:男生喉结突出声音低沉、长胡须等。女生皮肤细腻、乳房增大等第二性征是指在进入青春期后身体出现的与性别特征相关的变化,它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性别认同,形成自己独特的身体形象。2.分别展示男女生的第二性征变化。3.引导学生建立性别认同和身体形象认知。解答学生常见疑问。三、青春期变化原因1.青春期身体会发生变化:青春期的身高增长很快,肌肉的生长和骨骼的发育也很明显。男生的肩膀会变得更宽,女生的臀部和乳房会变得更丰满,并且都会出现腋毛和腿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