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160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11 走近桂林山水(含答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70776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必修,教版,地理,高中,答案,山水
    课时分层作业(十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C C B C A B C D C D 12.(1)岩石具有透水性和可溶性;水具有溶蚀能力且流动性好。 (2)③④①② (3)有利影响:喀斯特地貌景观独特,是良好的旅游资源,有利于发展旅游业。 不利影响: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不利于交通建设;交通不便,不利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岩层不稳定,不利于水利工程建设;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土层薄,不利于发展农业;岩石裂隙发育,地表水资源短缺;保水性差,易造成水土流失;岩石裸露,易出现石漠化现象;生态环境脆弱。 1.B 2.C [第1题,云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受地表水、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和伴随的机械作用所形成的各种地貌。石灰岩在暖湿的环境下容易被流水溶蚀、侵蚀。云南石林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高,降雨较多,在这种气象条件下,可溶性岩石容易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流水溶蚀作用明显,B正确,C错误。云南石林的形成与气温年较差和光照关系不大,A、D错误。第2题,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演化过程: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由此并结合材料“石多似林”可知,云南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的峰丛阶段,C正确;溶沟阶段、洼地阶段是初始阶段,此时峰丛还没有形成,A、B错误;孤峰是岩溶区孤立的石灰岩山峰,不是石林,D错误。] 3.C 4.B [第3题,牛奶泉的形成与喀斯特作用有关,泉水呈奶白色是由于水中出现CaCO3沉淀,泉水变得浑浊。沉淀增多,相对应的水中钙离子浓度就会下降,排除A;泉水出露时,大气压强变小,CO2溶解度变小,水中CO2迅速逸出,同时形成CaCO3沉淀,C正确,排除B;泉水出露的短时间内,水温不会迅速变化,并且泉水温度下降不利于CaCO3沉淀的形成,排除D。第4题,牛奶泉能够预测天气,是因为在乙地出现降水前,牛奶泉已经形成了,因此最先出现降水的应该是甲地。甲地地表径流下渗,使地下暗河水位上升、水压增大,当乙地泉水出露时,大气压强变化明显,水中CO2溶解度变小,出现CaCO3沉淀,形成牛奶泉。牛奶泉形成一段时间后,雨带推移到乙地。B正确。] 5.C 6.A 7.B [第5题,读图可知,该地貌是喀斯特地貌,其形成必备条件:一是可溶性岩石以石灰岩为主,二是流水溶蚀形成。因此②③符合题意,C正确。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没有显示出喀斯特地貌地下发育的溶洞,A符合题意。第7题,其形成过程首先是大气降水在平坦的石灰岩表面溶蚀出溶沟,溶沟进一步加深加宽形成溶蚀洼地,溶沟相互交错,将岩石分割形成基座相连的峰丛,之后溶沟加深切割,分开峰丛相连的基座,形成峰林,最后大量山峰被溶蚀变矮甚至消失,剩余孤峰进一步被溶蚀形成残丘。因此演变顺序是c→e→b→f→a→d,B正确。] 8.C 9.D [第8题,边石坝是在水池内水沿着固定边界进行碳酸钙沉积,属于流水沉积地貌。图中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滴在下滴过程中,随着溶解于水滴中的二氧化碳析出,促使碳酸钙沉积,形成石钟乳。所以最可能与图中边石坝伴生的地貌是石钟乳,C正确。第9题,图中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滴在下滴过程中砸向洞壁,沿洞壁向池中流动补给池水,沿洞壁流动的水在流动过程中,水中的二氧化碳析出,促使碳酸钙沉积,形成边石坝,所以空气中高CO2含量也促进其形成,而池水的水位基本稳定,可避免水位变化大对洞壁边石坝沉积处的侵蚀,促进了边石坝的形成,A、B、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边石坝的形成与池水排泄方式关系不大,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0.C 11.D [第10题,据图可知,在土壤深度相同的情况下,柏树林植被的土壤中CO2浓度最小,因此为减少对石灰岩的溶蚀,当地最适宜采取的措施是努力保护和营造柏树林,C正确;在土壤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人工草坡、无植被耕地、天然草坡的CO2浓度都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