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206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5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含答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4892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受热,必修,教版,地理,高中,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五)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 低层大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其中氮和氧为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改变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完成1~2题。 1.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对天气变化影响很大的物质是(  ) A.水汽和臭氧 B.水汽和固体杂质 C.氩和氖 D.二氧化碳和臭氧 2.近年来,雾霾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雾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组成中的(  ) A.水汽比重 B.固体杂质含量 C.有害气体成分 D.干洁空气成分 近地面空气对流作用越显著,对流层高度越高。研究发现,受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对流层平均高度发生显著变化。如图示意不同纬度三个气象测站年均温垂直变化。据此完成3~5题。 3.上图所示三个气象测站所在纬度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4.图中①测站距地面18~30 km区域所在大气层(  ) A.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 B.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 C.多云、雾、雨等天气现象 D.大气呈高度电离状态 5.受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全球对流层平均高度变化显著的原因是(  ) A.气温升高,对流作用增强 B.气温升高,对流作用减弱 C.气温降低,对流作用减弱 D.气温降低,对流作用增强 鸟巢温室是一种新型温室,采用圆形屋顶设计,上部和侧面设置有多个通风口,解决了温室加温、保温、降温等一系列难题。如图为鸟巢温室景观图。据此完成6~7题。 6.鸟巢温室大棚增温主要得益于(  ) A.增加到达室内的太阳辐射 B.增强室内大气逆辐射 C.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失 D.减少室内的地面反射 7.鸟巢温室通风口打开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据报道,当地时间2024年7月7日,意大利西西里岛附近的埃特纳火山喷发,大量的火山喷发物形成蘑菇状云雾在空中飘散。下图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8~9题。 8.火山喷发后埃特纳白天温度降低是因为(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增强 9.埃特纳火山喷发后昼夜温差会减小,主要是因为(  ) A.太阳辐射增强 B.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 D.大气的削弱作用减弱 气象谚语凝聚了古人认识自然的智慧,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也有明显的地域性。某地理研学团队通过记录我国北方某县天气实况(下表为部分记录摘取),开展气象谚语“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验证实践。据此完成10~11题。 月份 前期天气 大雾时间 之后天气 1 1~13日晴 14日早 14日白天降水 1 17~19日晴 20日早 20~22日降水 1~2 1月23~28日晴 1月29日~2月1日 2月3~5日降水 7 26~30日雨 31日早 晴好 10.该谚语中前后两次“雾”的出现分别预示当地大气(  ) A.云层消散 水汽减少 B.水汽增加 云层消散 C.水汽减少 云层增厚 D.云层增厚 水汽增加 11.在当地利用该谚语预测雾后天气,失准率(失去应有水准,发挥不出应有的水平概率)较高的地区最可能是(  ) A.弃耕荒地 B.平原公路 C.居民社区 D.大型水库 12.(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为青藏高原少数民族的典型服饰,图2为大气主要受热过程示意图。 (1)图2中字母代表的作用过程是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4分) (2)说明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具有“不对称”特征的主要原因。(10分) 4 / 4课时分层作业(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B B D B A C B D B B D 12.(1)大气反射/削弱作用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太阳辐射 (2)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少,温度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温度低,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青藏高原少数民族典型服饰形成“不对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