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213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课时分层作业8 海水的运动及影响 水循环过程及意义(含答案)--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7次 大小:7087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循环,必修,教版,地理,高中,答案
    课时分层作业(八)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D C D A C B C B C A D B 13.(1)持续多日降雨致使地下径流已经饱和,积水难以下渗;此次暴雨强度大,地表径流水量大、流速快。 (2)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3)减缓地表径流的速度;调节地表径流季节变化;增加下渗,提升地下水含量;植被蒸腾作用增强,使空气中的水汽增多,空气湿度增大。 1.D 2.C [第1题,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的引力有关,A错误。发生在白天的海水涨落叫潮,发生在晚上的海水涨落叫汐,B错误。潮汐是表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C错误。潮汐的水位高低与海岸的形态有关,如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倒三角形海湾形状使大潮时水位增高,D正确。第2题,大型船舶进港口最合理的时间应是水位涨至最高时。读图可知,16:00前后,高潮的水位较高,此时港阔水深便于大吨位船只进港,不易发生搁浅,C正确。] 3.D 4.A 5.C [第3题,海面的浪潮涌动属于波浪,因此冲浪利用的是波浪的能量。故D正确。第4题,波浪越高,能量越大;风速越小,波浪越小;波浪越高,波峰越高;波的传播方向与风向相同。故A正确。第5题,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及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A说法正确。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通常指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导致海水水位异常升高,使受其影响的海区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热带、温带沿海地区可能受到风暴潮的袭击,B说法正确。通常,一天中可以观察到两次海水涨落,C说法错误。波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D说法正确。] 6.B 7.C [第6题,根据图示可知,M市位于北非的西海岸,图中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此处没有寒暖流交汇,A错误;图中的洋流是加那利寒流,寒流经过,海水上泛,将营养物质带到表层,饵料丰富,所以才形成渔场,B正确;从图中可看出,沿岸河流短小,入海河流较少,带来的营养物质少,C错误;图示海岸线平直,不易形成优良港湾,且风浪较大,故D错误。第7题,该处洋流为加那利寒流,其流向为自东北向西南,自南向北航行的海轮为逆洋流航行,航速减慢,A错误;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为降温减湿,B错误;该处夏季蒸发量较大,空气中水汽较多,寒流流经,水汽遇冷凝结成雾,C正确;该处洋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D错误。] 8.B 9.C 10.A [第8题,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原因是夏季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地表径流增多,对地表的冲刷加强。因此与黄土高原地表沟壑纵横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降水和地表径流,读图可知,③为降水,④为地表径流,B正确。第9题,由材料可知,当地植被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但未形成明显洪峰,与植被生长需水量大关系不大,A错误;短时间降水集中且量大并不会被迅速蒸发,B错误;植被可降低地表径流流速,增加地表水下渗量,使地表径流大量转化为地下径流,使该流域汇水速度减缓,河流径流量减小,无明显洪峰形成,C正确;林冠可以降低雨水冲刷程度,但其截留雨水不是未形成明显洪峰的主要原因,D错误。第10题,河水的流动性高,更新快,A正确。] 11.D 12.B [第11题,趵突泉泉水来自地下水,先是大气降水降落到地表,形成地表径流;后经下渗,形成地下径流,地下径流汇集形成地下水;最后地下水碰到岩浆岩,因岩浆岩组织很紧密,水流受阻,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形成了趵突泉。综上所述,D正确。第12题,石灰岩分布区为趵突泉的补给区,而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能力,提高石灰岩分布区的植被覆盖率有利于趵突泉持续喷涌,B正确;合理分配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量不能增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