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地理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3815364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38 第六章 第三节 防灾减灾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13360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防灾
,
必修
,
人教
,
地理
,
高中
,
课件
(
课件网
) 第三节 防灾减灾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举例说出防灾减灾的主要手段。 2.知道常见自然灾害的灾前、灾中与灾后自救与互救措施。 3.熟悉不同场合、不同地点、不同情况下紧急避险的方式和疏散逃生的方法。 学习目标 对应学生用书第105页 1.指导方针:以__为主,防抗救相结合。 2.主要内容 (1)灾害监测 ①我国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组成:人造卫星、____站、水文站、____台、地质环境监测站等。 ②作用:对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和致灾全过程进行_____。 学习任务一 防灾减灾手段 防 气象 地震 动态监测 (2)灾害防御 防护林 减灾教育 (3)灾害救援与救助 ①行动:根据应急预案,调动救援____和人员。 ②目的:稳定社会秩序,救治____,展开心理援助。 (4)灾后恢复 物资 伤员 生产和生活 防灾 [拓展延伸] 防灾减灾的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与工程性防御措施 (1)非工程性防御措施 (2)工程性防御措施 连一连 将防灾救灾的内容与其手段连线。 地震预警系统 地震预报目前仍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在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而地震预警就显示出重要的价值。 地震发生时,纵波传播速度快于横波。这个时间差给地震预警留下了空间。 地震预警系统的工作原理:利用深入地下的探测仪探测纵波,传给计算机,即刻计算该次地震的震级、烈度、震源等,并抢在横波到达前,通过传播速度远快于地震波的电磁波(如电视、广播、短信等)发出警报。地震预警系统其实就是在和地震波赛跑,多跑赢一秒,就能多获得一秒的应对时间。 我国在地震预警方面有过多次成功案例。例如,2013年四川芦山地震发生时,地震预警系统提前28秒为成都发出了地震预警信息;2017年四川九寨沟地震时,成都提前71秒收到地震预警信息。然而,受地震台网密度等因素限制,我国目前尚难做到对每次地震的精确预警。 问题1 (综合思维)地震预警是否代表地震预报? 提示:地震预报只是说明可能要发生地震,但不代表地震一定发生。而地震预警是在突发性地震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在严重灾害尚未形成之前发出的警告,因此地震预警不代表地震预报。 问题2 (综合思维)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提示:利用纵波速度快于横波,电磁波速度(电视、广播、短信等)快于地震波速度来进行预警。 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为了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防灾减灾建设。据此完成1~3题。 1.防灾减灾的主要目的是( ) A.监测灾害发生过程 B.战胜自然灾害 C.杜绝自然灾害的发生 D.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 2.下列属于灾中救援与救助的有( ) ①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 ②对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 ③对灾区进行民间救济 ④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关于救灾应急预案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主要目的是在灾害突发的情况下,使救灾工作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②主要是在灾中应急时发挥作用 ③对于不可准确预测的突发性灾害,救灾应急预案毫无用处 ④各应急机构应职责分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 1.D 2.B 3.C [第1题,防灾减灾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D项正确;监测灾害发生过程属于防灾减灾的工作内容之一,不是其主要目的,A项错误;人类目前无法完全战胜自然灾害,也无法杜绝自然灾害的发生,B、C项错误。 第2题,对灾区进行民间救济属于灾后恢复,③不符合题意;而对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防护措施、对次生灾害源进行检查加固、按照救灾预案进入应急状态都属于灾害发生过程中的救援与救助措施,①②④符合题意。B正确。 第3题,制定救灾应急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土壤课件(59张)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2025-09-17)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2025-09-18)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六章 自然灾害(含答案)(2025-09-18)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四章 地貌(含答案)(2025-09-18)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单元测试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含答案)(2025-09-18)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