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365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39 第六章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113686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地理,防灾,必修,人教,高中,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第六章 自然灾害 1.通过不同案例,选择合适的地理信息技术。 2.通过图文材料,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对应学生用书第109页 1.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____或_____,对地表物体进行_____的地理信息技术。 2.特点:探测_____,获取信息_____、 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_____等 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学习任务一 遥感技术 光学 电子设备 远距离感知 范围大 速度快 限制少 3.应用 (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_____,进行准确的____、____。 (2)能够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_____,并为灾情统计、灾害救援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____。 形成过程 预报 预警 影响范围 支持 [拓展延伸] 遥感技术的工作流程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动态监测。 (  ) ②遥感技术不能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影响范围。 (  ) ③遥感技术能发现突发性自然灾害。 (  ) √ × √ 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全球共有438颗地球遥感卫星在轨,中国拥有最多的大型遥感卫星,合计有84颗。遥感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下图为遥感技术工作示意图。 问题1 (综合思维) 遥感技术要借助飞机、飞船、卫星等运载工具,试分析运载工具的运行高度会对遥感结果产生哪些影响。 提示:传感器运载工具的运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源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但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问题2 (综合思维)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灾害监测的原理是什么? 提示: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反射或辐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性是不同的。 下面是卫星在某火山喷发后不久拍摄到的图像。读图,回答1~2题。 1.要获取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D.数字地球 2.如果利用卫星对火山灰进行监测,通过分析多幅火山灰图片,可以获得(  ) ①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 ②火山灰漂浮速度 ③火山灰影响的范围 ④火山灰漂浮的方向 ⑤此时段当地的风向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 1.A 2.D [第1题,火山喷发的卫星影像图是应用遥感(RS)技术获得的。第2题,从火山喷发卫星影像图上可以看出火山灰的状况,获得火山灰喷出的起始位置、移动方向、速度、影响范围、此时段当地的风向等。] 云南省元江县气象台2023年12月13日9时40分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过去6小时果洛垤站降雨量43.4毫米,甘庄街道12小时累计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当地政府及时做好防灾减灾部署,使元江县风险隐患区域居民免受泥石流灾害。据此完成3~4题。 3.实时监测本次泥石流受灾范围,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GIS) B.遥感(RS)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 D.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 4.与本次元江县泥石流灾害的形成关联性最强的是(  ) A.降水强度较大 B.岩层结构复杂   C.土壤质地疏松 D.植被覆盖率高 √ √ 3.B 4.A [第3题,监测本次泥石流受灾范围,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遥感(RS)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接收来自地球表层各类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扫描、摄影、传输和处理,从而对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监测和识别的现代综合技术,遥感(RS)技术可用于植被资源调查、作物产量估测、病虫害预测、自然灾害监测等方面,B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