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章末综合测评(一)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章内容) 一、选择题 下图为运载火箭发射景观图。据此完成1~2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有( ) ①尚未发射的卫星 ②流星 ③进入预定轨道的卫星 ④太阳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我国发射的诸多在轨卫星不属于(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 √ 1.B 2.D [第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尚未发射的卫星属于地球的附属物,流星是指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与大气摩擦燃烧所产生的光迹,不是天体,①②错;进入预定轨道的卫星和太阳是存在于宇宙中的物质,是天体,③④对。第2题,我国发射的诸多在轨卫星在绕地球公转,级别由低到高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并列关系,所以它们不属于河外星系。] 科幻小说《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该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木星轨道,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泊入比邻星系统到达新家园。根据材料,完成3~5题。 3.“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发生巨大变化的是( ) A.安全的宇宙环境 B.适中的日地距离 C.适宜的温度条件 D.稳定的太阳光照 4.有人称木星为“地球的盾牌”,保护地球生命。你认为较合理的解释是( ) A.体积、质量巨大,吸引部分可能撞向地球的小天体 B.距离太阳更近,削弱了太阳射向地球的紫外线辐射 C.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构成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 D.公转轨道在地球与小行星带之间,阻挡小行星撞击 √ √ 5.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天体运行轨道是( ) A.水星、金星、火星、木星 B.金星、木星、火星、天王星 C.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D.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 √ 3.C 4.A 5.C [第3题,“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的成功实施只是中止了地球的自转,而地球的公转以及轨道未改变,日地距离也没有改变,可知其安全的宇宙环境以及稳定的太阳光照并未改变,但地球如果停止了自转,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年,处于白昼的半球温度会变得很高,而处于黑夜的半球温度会变得很低,因此“流浪地球”计划第一步成功实施后,适宜的温度条件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第4题,木星体积、质量巨大,可吸引部分可能撞上地球的小天体,保护地球不被撞击,被称为“地球的盾牌”,A正确;木星是地外行星,距离太阳较远,B错误;公转方向与地球一致,但这与木星为“地球的盾牌”的关系不大,C错误;公转轨道位于小行星带之外,不能阻挡小行星撞击,D错误。故选A。 第5题,太阳系自内向外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共8颗行星。地球流浪至比邻星需要远离太阳,自内向外运行,因此要经过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运行轨道,C正确。水星、金星位于地球运行轨道内侧,因此地球在流浪过程中不会经过,A、B错误。地球向外运行首先经过的是火星轨道,其次才是木星轨道,D错误。故选C。] 2022年6月16日,地球上很多区域都可以观赏到“七星连珠”的奇观。下图为太阳系简图。据此完成6~7题。 6.小行星带位于图中的( ) A.丙、丁之间 B.丁、戊之间 C.戊、己之间 D.乙、丙之间 7.人类在丁行星上发现了河流痕迹,但这并不能说明丁适合人类居住,图中能体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 A.运行轨道不固定 B.体积质量都较小 C.温度不适宜人类生存 D.太阳光照不稳定 √ √ 6.B 7.C [第6题,太阳系八颗行星按离太阳的远近排列顺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即丁、戊轨道之间,B正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