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422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6 第三章 主题拓展课 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0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90694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人教,地理,高中,课件,因素
  • cover
(课件网) 主题拓展课 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水循环是自然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地理过程之一,其各环节的形成与发展及其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地理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与能量交换,掌握并理解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是深入理解水循环原理并应用该原理解释自然环境变化以及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关键,因此分析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因素也就成为高考命题的重要着眼点。 【编者按】 (2023·浙江6月选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河上、中游蒸发的水汽会随大气环流输送,并在沿途形成降水。径流深度是单位流域面积上的径流总量。近年来,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径流深度变化影响显著。 材料二 图1为黄河中上游流域略图。图2为黄河中游两个时期径流深度空间分布示意图。 (1)黄河中游地区两个时期径流深度空间分布的共同特点是_____,并指出造成径流深度变化的主要人类活动。 (2)黄河中上游流域蒸发后的再降水,太行山西侧明显多于黄土高原,分析其原因。 (3)有专家认为,“南水北调”西线引水有利于黄河中上游流域的种植业发展。你是否赞同?试从水循环角度,说明你的理由。 [思路点拨] 第(1)题,图文材料→黄河中游南部汇流较多,水量较大→径流深度空间分布表现为南深北浅→考虑两个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人类活动取用水量不断增大→径流深度逐年变浅。第(2)题,材料显示→黄河中上游蒸发的水汽会再次形成降水→太行山位于中上游以东→太行山西侧处于冬季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第(3)题,“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水引入黄河→增加了黄河中上游的水量→为沿线的农业增加水源→同时增加了区域内水汽的蒸发量→区域内的空气更加湿润→更易形成降水→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或西岸工程引水→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盐碱化不利于种植业发展)。 [答案] (1)自南向北减少 修建水利工程;工农业生产;生态修复。 (2)太行山西侧受西北风影响,黄河中上游蒸发的水汽受太行山地形抬升的作用,属于迎风坡的位置,降水量较多。 (3)赞同。理由:黄河上游径流量得以补充;沿黄灌区引水量增加,下渗导致土壤水分增加,有利于耕作区范围扩大;中上游流域蒸发量增加,水汽随大气环流输送,在沿途形成降水,更好满足种植业用水需求。 不赞同。理由:径流增多,水土流失加剧;下渗增多,地下水位升高,易产生土壤盐碱化;沿途蒸发量增加,暴雨、洪涝频率增加。 1.自然因素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 (1)天气、气候及水文条件影响蒸发环节 (2)大气环流形式、海陆位置、地形起伏影响水汽输送环节 (3)大气运动状况、地形、气候等影响降水环节 (4)气候、水文、植被、地质等影响地表径流环节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年降水量 决定地表径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二者呈正相关 流域面积 (支流数量) 同地表径流量呈正相关 植被 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 影响因素 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地质条件 (土壤质地) 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 蒸发 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 (5)地质地貌、气候、植被等影响下渗环节 影响因素 对地表水下渗的影响 地面性质 硬化地面,如水泥地面不利于下渗;沙质土壤利于下渗 坡度 坡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 植被 植被越茂密,越有利于下渗 降水强度 降水强度越大,越不利于下渗 降水持续时间 降水持续时间越长,越有利于下渗 (6)众多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环节 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可参考影响地表径流、下渗的因素,并重点考虑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因为喀斯特地貌区地下溶洞、地下河流众多,能储存众多的地下水。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对地表径流、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