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430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19 第三章 第三节 第1课时 海浪和潮汐 课件--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日期:2025-10-24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4次 大小:236036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人教,地理,高中,课件,潮汐
  • cover
第1课时 海浪和潮汐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海水的运动 1.结合材料,认识海浪、潮汐的类型和成因。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说明海浪、潮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习目标 对应学生用书第55页 1.海浪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海里的波浪。(2)海浪的主要类型 学习任务一 海浪 类型 成因 常见海浪 由____形成,浪高越高,____越大 ____ _____、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引起海水波动形成的____ _____ 在____等作用下导致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____ 风力 能量 海啸 海底地震 巨浪 风暴潮 强风 升降 2.海浪对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影响 主要影响 举例或说明 影响人们在海滨和海上活动(需密切关注海浪预报) ①冲浪运动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②捕捞、勘探、航行等海上活动应避开大的海浪 海啸和风暴潮能量巨大,往往给沿岸地区带来灾难性后果 对船只航行、海上勘探等活动不利,毁坏沿海建筑等 主要影响 举例或说明 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 ①塑造各种海岸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柱等;②人们通过工程和生物措施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波浪能是重要的海洋能源 波浪能具有分布范围广等优点,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但波浪能不稳定,开发难度大 [易错提醒] 风暴潮和海啸的能量来源不同 风暴潮是在强风等作用下形成的,其能量来自太阳辐射能。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 [知识拓展] 常见海浪的分类 海浪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可分为风浪、涌浪和近岸浪。 风浪 在风的直接作用下,水面出现的波动 涌浪 风浪传到无风的海区或风停息以后的余波 近岸浪 风浪或涌浪传到浅水区时,受到海底摩擦作用,海浪的能量很快衰减,出现破碎和卷倒 微思考 举例说明海浪侵蚀海岸形成的地貌类型,并说明人类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减缓海浪对海岸的侵蚀? 提示: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等。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如修建海堤、种植海岸防护林等。 1953年荷兰遭受风暴潮袭击 荷兰地势低平,近1/4的土地低于海平面,历史上多次遭受海水侵袭。 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强风引发了风暴潮,适逢涨潮,大浪与上涨的潮水叠加,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由于风暴潮发生在夜间,熟睡中的居民未能及时接到警报进行撤离。海浪涌过多处海防堤坝,侵入内陆。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1800余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此次灾害后,荷兰加强对风暴潮的研究,立即着手建造多层挡潮闸以减轻风暴潮的威胁;其他温带沿海国家也开始重视对风暴潮的防御。 问题1 (综合思维)分析本次风暴潮导致大量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提示:①荷兰地势低平;②强风引发风暴潮,适逢涨潮,上涨的潮水与大浪叠加,水位异常升高;③持续暴雨导致河水泛滥;④风暴潮发生在夜间,居民未能及时撤离。 问题2 (人地协调观)沿海地区应如何防御风暴潮? 提示:修沿海大堤(大坝、挡潮闸);建设海岸防护林;制定应急预案和疏散计划;加强监测预报等。 海水中的波浪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读波浪要素示意图,回答1~3题。 1.波浪的(  ) A.波峰越高,能量越大 B.波高越高,能量越大 C.波长越长,能量越大 D.波谷越低,能量越大 2.下列人类活动需要较高的浪高的是(  ) A.冲浪 B.捕捞   C.石油勘探 D.航行 3.最常见的海浪是由(  ) A.火山爆发形成的 B.水下滑坡形成的 C.海底地震形成的 D.风力作用形成的 √ √ √ 1.B 2.A 3.D [第1题,本题结合示意图认识波浪形态的基本要素:波峰、波谷、波高、波长,示意图形象地说明这几个基本要素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波浪的波高越高,能量越大,B正确。第2题,冲浪需要较高的浪高来增加挑战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