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3815464

8.3 法治社会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日期:2025-10-03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39228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政治,法治,必修,统编,高中,学年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第三框 法治社会 P93 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第一目 法治社会的内涵 第二目 建设法治社会 【课前预习】 1.法治社会的内涵是什么? 2.法治社会的特征是什么? 3.建设法治社会的措施是什么? 4.建设法治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一、法治社会(是什么) 1.含义: 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 法治意识(前提) 法治实施(保证) 实施效果(目标) 2.地位: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法治意识 法律实施 实施效果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小结: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特征) 信法 守法 用法 只有全社会普遍具有了法治意识,法律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达到公平正义的实施效果 2.法治社会的特征? (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表现:在法治社会中, ①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②全体公民、社会组织对于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和接受, ③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法治意识(信法) (P94一、二、三段) 2.法治社会的特征? (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表现:无论是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要求得以普遍的遵守,权利得以实现,义务得到履行,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 法治实施(守法) 2.法治社会的特征? (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表现:在纠纷发生后,公民普遍依据法律主张自己的权利,通过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方式有效处理纠纷、解决矛盾。 实施效果(用法) 处理纠纷的方式 知识拓展 法治意识 法律实施 实施效果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一、法治社会的内涵 小结:法治社会的具体表现(特征) 信法 守法 用法 只有全社会普遍具有了法治意识,法律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才能达到公平正义的实施效果 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包括商事仲裁、劳动争议仲裁、农村承包合同纠纷仲裁等。 当事人因合同发生纠纷时可以再行协商,在尊重双方利益的基础上,就争议的事项达成一致,从而解决纠纷的方式。 和解 调解 通过第三方的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发生纠纷的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 诉讼 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三种类型。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俗称“打官司”。 仲裁 巩固练习:处理纠纷的方式解读连线 小结: 法治意识 法律实施 实施效果 (前提) (保证) (目标) 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 1 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 2 3 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法治社会的特征 建设法治社会 02 第三框 法治社会 1. 建设法治社会是一个艰巨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 社会各方面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与时俱进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努力形成守法光荣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依法治理活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不断推动社会治理法治化 二、建设法治社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