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十九)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D B D B D C B B D C B C B C 11.(1)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雨季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北部为山地,处于西南季风迎风坡,地形雨丰富;中下游大部分河段海拔低,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2)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降雨量多,河流水量大;城镇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经济活动活跃,受灾范围广;农业生产活动集中在河流两岸,受灾严重;该国经济欠发达,防灾减灾能力较弱。 16.(1)干旱灾害分布面积大;从西向东干旱灾害增多;昆明附近干旱灾害程度低于周边地区。 (2)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由西向东减少;西部多山地,受地形影响,降水丰富;东部喀斯特地貌,地表水难以保存,加剧干旱灾害。 (3)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建设;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节约用水,合理灌溉;植树造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1.D 2.B [第1题,据图可知,西北地区是最少洪涝区,并不是没有洪涝灾害;东部地区南方为多洪涝区,北方为少洪涝区,因此洪涝灾害南多北少;青藏地区为最少洪涝区;台湾地区为多洪涝区,洪涝灾害频发。第2题,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涝灾害多发,是因为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在夏季,河流水源补给量大;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南北支流众多,汇水量大;中上游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中下游河床抬升,蓄洪能力减弱;与岩石、土壤、资源没有关系。] 3.D 4.B [第3题,我国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气候原因: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丰富,降水变率大,易引发山洪,③正确;地形地质原因:我国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较大,地质条件复杂,具有山洪暴发的地形地质条件,④正确;沙漠面积、地壳运动与山洪灾害无关,①②错误。故选D。第4题,四个选项相比,我国长江流域位于季风区,降水集中,多暴雨,降水持续时间最长,流域内地形起伏大,且长江流域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因此成为暴雨型山洪灾害发生最为频繁,危害也最为严重的地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D 6.C 7.B [第5题,读图可知,我国干旱灾害频次大于30次的区域集中分布在东部、中部地区,D正确。第6题,森林被破坏严重不是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A错误;我国干旱灾害多发与气象研究水平高低无关,B错误;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率大,降水不稳定是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C正确;人类不合理活动会加剧干旱灾害多发,但不是导致我国干旱灾害多发的主要原因,D错误。第7题,大面积植树造林,能够增加涵养水源、调蓄径流的能力,可以缓解旱情;完善水利基础设施,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和时间分配,有利于缓解干旱灾害,③④正确。深打机井,漫灌农田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开垦河岸滩地会加剧洪涝灾害,而且无法缓解干旱灾害,①②错误。故选B。] 8.B 9.D [第8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河南省北部水旱灾害发生年数明显多于南部。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南北两侧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河南省南北方水旱灾害的空间差异。故选B。第9题,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可优化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配置,以减轻因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而产生的水旱灾害,D正确。] 10.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溺谷形成后期,河流补给量减少,泥沙淤积,河流流速减慢,洪涝灾害频发,C正确;降水并没有明显增加,A错误;河口变宽,排水量大,则河道洪水易被排出,不易发生洪涝灾害,B错误;涌潮下降,河流水量易被排出,不易发生洪涝灾害,D错误。] 11.第(1)题,注意题干要求“从气候和地形角度分析”,气候方面主要从文字 ... ...